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渤海潮 >> 强音

去产能需下活人员安置这盘棋

来源: 经济日报 作者:韩秉志 2017-09-21 09:39:3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有落后的产能,没有落后的人力。”李克强总理日前考察山西潞安集团石圪节煤矿时如是说。

  说起去产能,人们最常用的比喻是“壮士断腕、刮骨疗伤”。之所以表达得如此悲壮,是因为去产能既牵涉企业核心利益与未来发展,也涉及千家万户的生计。对企业来说,职工分流安置是一道棘手的难题,这一方面来自很多职工有根深蒂固的“铁饭碗至上”观念,另一方面也是基于一些职工年龄大、技能单一的现实。由此,一些企业把分流安置职工看作难以卸下的负担。

  真是这样吗?

  其实,产能有先进落后区别,人却无高低贵贱之分,关键是如何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一个典型例子就是我国蓬勃发展的人力资源服务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2016年人力资源市场统计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营业总收入11850亿元,同比增长22.4%,近年来连续保持20%左右的高增长态势。人力价值的不断挖掘,为扩大就业、促进创业提供了广阔舞台。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劳动力还有巨大潜能可挖,只要把人员调动好、培训好、安排好,排列组合恰当也能催生新的生产力。在去产能工作中,各方面应更多地为职工利益着想,加强各种就业培训和指导,完善公益性岗位等就业托底帮扶措施。

  更深一层来看,做好职工安置,不能仅仅停留在保就业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如何发挥他们的潜力,进一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应该看到,在去产能过程中,人并不是负担,而是持续发展的动力。有了这样的观念,才能更好地解决“人”的问题,更加主动适应经济转型的新形势。

  与企业一样,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劳动者的结构和需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要求既让劳动力要素在分配中占有更大比重,让智慧和创新成为人们获得收入的主要途径,也要在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构建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出台更加具体的措施和配套政策,给劳动者更多的上升通道。可喜的是,许多地方已经在执行产业转型发展“倍增计划”的同时,同步融入了相关产业工人素质的“倍增计划”,这无疑可促进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高。

  当然,去产能工作并非一蹴而就,保就业的任务仍任重道远。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对政府而言,要做好社会保障、技能培训等基础工作,同时对能够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的新经济业态要加以鼓励。对企业而言,可以积极探索与地方政府和其他用工企业对接,通过输出技术、设备、管理、服务等方式来解决职工就业。对于再就业的个体来说,也需认清形势,把眼界思路再放长远一些,现在服务业发展带来的就业空间远大于过剩产能、落后产能的冗员量,对实现再就业要充满信心。

  只要牢牢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好中央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各方共同努力把群众的创造力发挥出来,积极性调动起来,就一定能形成“投鞭断流”之势,去产能、促发展、稳就业的“三赢”目标完全能够实现。(韩秉志)

关键词:去产能,人员安置,企业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