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渤海潮 >> 长城时评 >> 点评河北

走生态文明之路 打造永不褪色的“河北绿”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魏金改 2017-09-19 13:47:07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福祉的内在要求。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优美环境、健康生活有了更强烈的需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就是为了满足人民不断升级的生态需求。塞罕坝人把个人理想与林业事业、个人追求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和不可替代的绿色财富,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绿色福利、生态福祉,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是对塞罕坝林场三代建设者的最高褒奖,是对河北绿色发展路径的充分肯定,是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指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走生态文明之路,让“一点绿”变成“片片绿”。塞罕坝之路,是播种绿色之路。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今天的河北,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久之计,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必然要求。我们只有像塞罕坝人那样,大力弘扬“绿色发展”的精神,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才能闯出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路,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为让更多的大地山川绿起来,河北快速推进冬奥会赛区和廊道绿化工程,在塞北林场、千松坝林场、御道口林场植树造林,构筑起稳固的防护林体系,绿色屏障正在形成。京津保生态过渡带建设初见成效,成片林地郁郁葱葱,2016年造林100万亩,保廊沧与京津绿屏相连、绿廊相通的一体化生态格局正在形成。由一点绿到片片绿,绿色崛起,河北正在绿色发展、跨越提升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走生态文明之路,让“一片绿”汇成“河北绿”。塞罕坝之路亦是捍卫绿色之路,更是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为方向的通往未来之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福祉的内在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唯有留住绿水青山,才能稳坐金山银山。在塞罕坝精神的感召下,燕赵儿女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近5年来河北“绿色版图”快速扩张,全省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底的26%,增长到2016年底的32%。2016年,我省完成太行山绿化317万亩;冬奥会赛事核心区、迎宾廊道、京张赛场共完成绿化面积36.8万亩。2017年我省将围绕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持区战略定位,造林绿化420万亩,年底森林覆盖率将达到33%。绿潮涌动,林海扬波,绿色发展理念正在燕赵大地不断扎根,蔓延深化,不久的将来必会营造出更多的“绿洲”。

  当年,荒原上昂扬挺拔的一棵树,坚定了塞罕坝林场建设的信心;如今,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坚定了我们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广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每人植几棵,每年植几片,年年岁岁,日积月累,祖国大地绿色就会不断多起来,山川面貌就会不断美起来,人民生活质量就会不断高起来。”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我们在塞罕坝精神的鼓舞下,以总书记重要指示为宝贵财富和强大力量,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当好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倡导者、践行者、推动者,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凝聚满满正能量,靠实干、苦干、持久干,让绿色成为河北永不褪色的韶华,让河北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让人民生活更幸福美好。(魏金改)

关键词:生态文明,河北,绿色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