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眼里,延迟到校也许是个“梗”
新学期开学了,日前,杭州市拱墅区发布消息称,在5所小学试点推迟学生到校时间,由原来的7点50分推迟到8点20分。相关人士还说明,学生在8点半第一节课开始前到校,都不算迟到。记者了解到,我市小学生到校高峰时间在7:40~7:50,而大部分学校默认学生在8:00前到校都不算迟到,也有少部分学校规定学生可以在8点半前到校。从采访来看,关于是否要推迟到校时间,各界看法不一,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学生到校时间不宜太早(9月2日《绍兴晚报》)。 “一切为了孩子”是有些学校主动提出让学生“延迟到校”的初衷,作为一个比较性概念,应该没有太大质疑余地,尤其的面对让孩子多睡会儿、吃好早餐这样温煦表达,家长们肯定自有会心的回应。可在现实层面,这显然是个相对复杂的作业过程,学生延迟到校很可能意味着教师延迟到岗,也能多睡会儿、吃好早餐,精神抖擞地上好课。但家长能否随之享受相关“福利”,可就两说了,一些单位的考勤纪律,恐怕很难轻易随着学校关于“迟到”定义的更改而更改,再加上一些城市高峰期习惯性堵车,很多家长把孩子早早送到学校,未必就是为了让娃“早到一点,多学一点”,而是怕自己“迟到一会、少些机会”,有关隐衷,不难猜想。 杭州试点的几所学校“不约而同”的都是小学,也不难理解,毕竟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还都相对较轻,升学、考试,走向人生“成功”的“压迫感”还不太强烈,所以可以有相对从容的改变空间。一旦到了初中,关于成长、成才的各方面期待会日益严峻,学校也会有早自习或者晨读一类安排,虽然名为“自习”,似乎是自我学习、自主学习,但往往都是有教师跟班甚至直接讲题,俨然就是一堂课,在分数比拼、学校声誉比拼那么激烈的情况下,谁也没有勇气率先“废掉”这门课,家长也就更不敢让孩子优哉游哉赶第一节大课铃声进校门了。 其实,满打满算也就是在前后半小时内“扣扣搜搜”的延迟到校,仅仅是可能的教育革新的一个技术方案,更其重要的,是学校日常要真正把素质教育的理念灌注到底,让孩子们在校园里、在课堂上学到真知、懂得独立思考、学会做人、强健体魄。这些常识性的培育人、塑造人的目标设定,一旦真的从学校开始建构和发散出来,可能家长和社会更会有积极而热络的回应方式。而让孩子吃好睡足、健康快乐的根本,是包括家长、老师在内的成人世界不要把过重的功利期待和焦灼感,硬性投射到孩子身上,让孩子们能真的在自然自如的状态中成长。比如,按所谓科学估量,小学生得睡足九个小时,可前提是学校依规不留作业或适量留作业,更不要把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家长也不要给孩子去课外“加餐”,有那闲钱不如多给买点点新鲜蔬菜、肉类,多做几顿丰盛早餐。 结论是两点,第一,为了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学校关于到校时间的定义,一定要在现有教育法规的原则约束下,十分明确而坚决,表述不能含糊,迟到不对、早到也不能算对;第二,是否“延迟到校”,教育主管部门不要做统一安排,由各学校与家长自行调研协商确定,但与此同时,都要倾听孩子们的想法,不妨做个问卷,题目就叫“孩子,你想几点去学校?”看看答案会怎样。(张翼) |
关键词:延迟到校,教育,法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