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渤海潮 >> 长城时评 >> 时事快评

塞罕坝人的“执”与“痴”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刘玉玉 2017-08-31 17:01:1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古有“愚公移山”,今有“塞罕坝人将荒原变林海绿洲”。“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高原荒丘,通过三代人55年的辛勤耕耘,变成了一道防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塞罕坝人的“执”与“痴”,令人印象深刻。

  塞罕坝人“执”。他们坚定着一种信仰,他们相信,只有保护生态才能继续呼吸,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且矢志不渝。所以,才有了55年的坚守苦干,一年四季“长”在树林里,风里雨里不停歇。“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数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追梦不止,三代塞罕坝人用青春、汗水和血肉之躯谱就了一曲史无前例、可歌可泣、催人泪下的创业华章。就是他们,“绿了青山白了头”,在140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换来了茫茫高原上无言矗立的“千棵松”“万棵树”,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

  塞罕坝人“痴”。他们有着“每棵树都是一个生命”的生态深情。60年代的塞罕坝,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五种极端环境于一体,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刚刚建场的塞罕坝,没有粮食,缺少房屋,交通闭塞,冬季大雪封山,人们便处于半封闭、半隔绝的状态;没有学校,没有医院,没有娱乐设施,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建设者们,除了简单的行李衣物,其他的几乎一无所有。泰戈尔说:“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就是这样一份“痴情”,他们在茫茫的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林海,谱写了不朽的绿色篇章。

  “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是几代塞罕坝人最真实的写照,“执”与“痴”,在他们身上结合的浑然天成。因为“执”,所以“痴”;因为“痴”,所以更“执”。正是坚定地爱着这片土地,爱着生态事业,才会“痴狂”的投入,心无旁骛。不畏艰辛,不念困苦,才会视水为生命,视树为子女,造就了名副其实的“美丽的高岭”。

  诗人艾青曾如此叩问自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正是一代代塞罕坝人对这片山川和林海的执着与痴情,才造就了今天的塞罕坝。也愿这“执”与“痴”成为一面旗帜、一座灯塔,让更多人造就更多的“塞罕坝”。(刘玉玉)

关键词:塞罕坝,生态,绿色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