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渤海潮 >> 长城时评 >> 时事快评

传承文化无止境

来源: 长城网 作者:任丹丹 2017-07-16 18:08:19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盛夏时节,走进饶阳县乐之洋乐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木花翻飞,手工艺人们正忙着加工、打磨、雕刻乐器,镂空雕花,精工新颖,这些各式各样的民族乐器,将演绎出不同韵味的精美民乐,开启各自的艺术之旅。(7月12日长城网)

  随着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文化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文化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

  文化产业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提高认识,把发展文化摆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发展文化产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只有融入文化才会充满活力、具有持久性。文化产业是空间大、市场潜力大的“朝阳产业”,是产业链条长、拉动力强的“高效产业”,是无污染、低能耗的“绿色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立足优势,打造符合自身特色文化产业经济带。文化犹如一池河水,只有被打造、被传承,才会形成活水去灌溉、滋养土地。结合自身实际,立足当地优势,创新思维,将文化与当地资源相结合,发展当地特色文化产业,提高影响力和创造力,努力打造出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地方特色文化产业链。

  培养人才,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注入持久的原动力。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突破人才瓶颈,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作为工匠精神传承者,只有把精益求精的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下去,才会形成有力的竞争优势,才能增强凝聚力和感召力。(任丹丹)

关键词:文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