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门里到门外:中国武术待解的一道考题
一段自由搏击选手“秒胜”太极拳师的视频挑动了武林中人的敏感神经,一时间,江湖风起云涌,隔空约战、剑拔弩张、围观者众。 一场看似无关紧要的输赢将传统武术推向舆论风口浪尖。当然,一场胜负只是个人的胜负,当事双方不能代表武术和自由搏击,两人的输赢也无法说明武术和自由搏击的强弱。但由视频引发的网络争论有愈演愈烈之势,一次从书斋走向擂台、从传说走向现实的穿越之旅,将为中国武术提供重新审视自我、面向未来的契机。如何破解“门里”与“门外”的关系,成为中国武术人不得不面对的必答考题。 中国传统武术讲究流派师承,各门各派都有各自的拳法刀理、范式风格和规矩方圆,这是武术在漫长演绎过程中的客观存在和传承肌理。能够流传至今的门派,大多经过时间洗礼过滤,是武术多元发展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一招一式都凝聚了数代武术家钻研悟习的心血,理应得到充分尊重。 然而,门派林立也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故步自封、过度神秘、山头对峙、恶性竞争等使武术界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在某些方面甚至走进了“小胡同、死胡同”。一些习武者只顾“门里的诗画盆栽”,不见“门外的雄川峻岭”;更有甚者打着武术旗号,做起欺诈行骗的营生,借武术之壳,谋一己之利,令武术界蒙羞。 关起门来内斗内耗正如江湖恩怨迭起、情仇难辨,即使分出高下强弱,也对武术的当代发展无所裨益。而打开大门、趟出大道、拥抱大时代,才是中国武术发展的根本所在。 长久以来,中国不乏有识之士为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发展奔走呼吁,摒弃门户之见、走出牌坊门楼、打通派系隔膜,其诚心可见可佩,但武术要形成开放包容的发展态势,仍然路长道远。 摆在中国武术面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在尊重传承武术精神的前提下,要处理好大众与小众、台前与幕后、国内与国际、现在与未来等多重关系。中国武术发展中面临的共识不足、步伐不快、合力不强、开放不够等难题,需要尽快破解。 武术人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之路有没有清晰的判断?究竟该如何走,走到什么程度,有没有取得共识的目标和路线图?中国武术在世界到底处在怎样的地位?我们有没有抓住时机阔步向前?方向亟待明确,路径亟待矫正。 中华武林向来不崇尚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和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在当今国际体育竞争舞台上,各门派更要简化规程、共商标准、透明运作,以让人看得懂、学得了、传得开的方式,推动武术走向世界舞台,而门派罅隙、相互诋毁、标准各异、自我欣赏是传统武术不能继续背负的沉重包袱。武术人唯有携手方可共进、唯有开放切磋才能形成共荣之势。 一段民间比武视频,捅破了一层窗纸,还要打开一扇大门。从“门里”到“门外”,中国武术不仅迎来一阵醒脑清风,同时迎来崭新的发展空间。传统武术格斗的制胜功能将在竞赛表演产业上找到充分展示、证明自我的平台和机会。武术在坚持走向大众、去神秘化的过程中,必然不断凝聚起文化自信的力量,在为人们强身健体提供更多选项支撑的同时,绽放出它积淀了千百年的文化魅力。(新华社记者 郭奔胜 刘旸) |
关键词:自由搏击,太极拳师,中国武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