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观沧海]关注|动起来,和传统文化“一起摇摆”
“仙山层叠耸九天,暮钟朝罄漾云端。翠岭尽染三春艳,莺歌燕语晓风传……”悠扬婉转的河北梆子唱腔回荡在河北师范大学真知讲堂内。3月30日晚,河北省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启动式暨首场演出在河北师范大学真知讲堂举行。舞台上,一组生、旦、净、丑在场上亮身段、摆造型,一名老者拉着孩子从演员中穿过,给孩子讲解着戏曲的唱念作打、手眼身法步以及生、旦、净、丑四个行当等戏曲常识,演员则在旁边配合表演,一下激起了孩子看下去的兴趣。(2017年3月31日河北新闻网) “河北梆子是咱们河北的剧种,更是咱们河北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小时候经常看戏,上大学后看戏的机会渐渐少了。今天能够现场近距离欣赏到经典戏曲表演,特别过瘾。”就读于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张霓兴奋不已。其实,张霓道出了一个不可小觑的现实:当下,在现代各种艺术形式的冲击下,河北梆子等传统戏曲的演出市场逐渐萎缩,受众人群大部分是中老年人,而许多青少年却被“快餐式”的综艺节目牵着走,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如果任其发展,必将会使孩子们走进一个片面和异己的地带,这种现象不容小觑。这次河北启动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让我们在广大学生身上看到了文化传承的热情与希望,值得称道和期待。 知声腔国粹,爱家乡文化。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是一项旨在让大、中、小学生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通过组织学生观看戏曲演出和开展一系列学习交流、观摩体验、展览展示等活动,提高新时期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升素养,在体味传统文化中重拾民族优秀道德传统。很多时候,一些地方对于戏曲等传统文化还只限于一堆零散的符号和素材,失去了时代的连接,缺少了情感的沟通,这又怎么能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呢?如果历史只剩下戏说,传统只剩下空洞乏味的符号,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市场,更失去了让传统文化持续生长的内在力量,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也只能是望梅止渴。 “腹有诗书气自华”,传统文化教育要紧跟时代不能落后。对于学生而言,唯有和传统文化“一起摇摆”,才能激发起学习兴趣,让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活起来。这就需要学校把传统文化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趣味性,使孩子们在接受时变被动为主动,寓教于乐。2016年央视春晚上,“华阴老腔”的一声喊,让传统民间音乐与现代摇滚实现完美融合,让人感觉传统艺术的无限魅力。从这一点来看,在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立足激发学生兴趣,创新丰富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课程教材和教学形式,既要把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之中,也要注重发掘地域文化底蕴,通过课堂教学、课下晨诵、午读、暮省等方式,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和认同感,以期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随着“国学热”“非遗热”“诗词热”的不断兴起,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已成全社会的共识,但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需要不断摸索和完善的长期工程,也是一个延续的常态化、生活化的过程,应该杜绝急功近利,避免跟风教学。特别是“国学热”时就让学生读经典,“非遗热”时就让学生学技艺,“朗读热”时又让学生开始朗读,每一次跟风都是三分钟的热度,这又怎能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呢?还有就是,有的学校开展活动总是一厢情愿,举办成人礼、毕业礼,上千学生穿着汉服摇头晃脑,在操场上三跪九叩,除了作秀成分,孩子们又能学到什么呢?说到底,“传统文化进校园”如果找不到适应学生的接受方式,不能和学生“一起摇摆”,那也只能流于形式而已。 毋庸置疑,传统文化是我们独有的文化瑰宝,是沉淀在每一位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能唤醒每个人心底最温暖的记忆。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就是要让孩子们和传统文化“一起摇摆”,从小读好经典、讲好故事,在不断的学习和熏陶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获得健康成长的正能量,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一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真正让学生把心灵之根深深扎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上,更好地传承发展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大放异彩。 |
关键词:传统文化,校园,河北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