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协力为“舌尖上的安全”护航
“食品药品安全事关人民健康,必须管得严而又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充实基层监管力量,夯实各方责任,坚持源头控制、产管并重、重典治乱,坚决把好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每一道关口。(3月14日《河北日报》)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上,近年来,随着一系列诸如“饿了么”等食品安全典型事件的涌现,国家更是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度,通过各种手段致力于对食品安全的整治和监管,成绩固然有,但不能保证此类现象就此绝迹,在笔者看来,这主要是因为各相关单位间缺乏统一思想、协同合作,以及各相关主体不能够严守自己的“防线”。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首先,政府机关要“狠心”。保证食品安全,政府部门是第一责任人,也是最高指挥官,其他部门及人员都是遵守指示的“排头兵”。这就要求政府机关要把好思想关、制度关,对“排头兵”“狠心”要求,对商家、小贩“狠心”规范,切实将“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这四个要求落到实处、落到细处,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织就严密的“防护网”。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监管部门要“用心”。首先,监管部门要有决心。要知道食品药品安全事关人民健康,必须管得严而又严。其次,监管人员要有责任心。要深深地认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使命感,对“三小”的丝毫放纵,可能会危及任命。再次,监管工作要别具匠心。随着网络的发达,不法商贩的“作案”手段也是花样百出,要巧妙的识别,也要创新工作方法,线上线下多管齐下,监督、打击多措并举,预防、治理齐头并进。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卖家、商家要有“良心”。国家出台法律制裁,监管部门着力规范整顿,商家、卖家“你有政策,我有对策”。长此以往,就像是上演了一场猫和老鼠的博弈,这不是一个关乎输赢的较量,而是一个没有意义的恶性循环。所以根治食品安全问题,关键在于商家的“良心”。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消费者自己要存点“私心”。不要等到每年315晚会曝光的时候,才意识到食品安全问题就在身边,要知道,食品安全问题从来都不是他人“瓦上霜”,只有我们自己拿出“私心”,严格审视食品,严格监督问题,才能把好食品安全的最后一关。 “食品安全,事关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人人都应关注,人人都要出力”。相信,只要我们万众一心,把好食品的每一道“关口”,坚守住各自的“底线”,就一定能够遏制食品安全问题,就能够推动食品安全进步,进而放心的吃、吃的放心。(辛楠) |
关键词:食品安全,政府工作报告,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