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渤海潮 >> 长城时评 >> 时事快评

让公共文化服务的阳光洒满城乡大地

来源: 长城网 作者:边建军 2017-03-17 08:58:1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文化事业的发展,最根本出发点是满足群众需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农村原本是公共文化设施的‘洼地’,这两年越来越好了,农家书屋等覆盖率越来越高。”经常在基层走访调研的钱宗飞代表感触颇深。但他也坦言,目前我省文化设施建设仍然欠账不少,各地发展很不平衡。(3月13日《河北日报》)

  公共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基石。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速推进,文化民生得到有力改善。但从全国范围看,公共文化服务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不均衡的现象仍然存在。比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不均衡。城市公益性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引入高科技实施网络化也呈现良好效果,而农村文化建设严重滞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文化活动总量偏少,形式陈旧,对群众缺乏吸引力,尤其偏远、落后地区文化服务均等化明显薄弱。

  充足的财政投入,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物质基础。财力雄厚的地区可以一座接一座地建起现代化的图书馆、大剧院,有的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就有几千平方米,而在一些边远贫困地区,演一出地方戏都只能找地方凑合,公共文化服务根本揭不开锅。公共文化服务的本质属性是公共物品,这要求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根据实际,优化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结构,合理配置公共文化资源,重点向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倾斜,缩小区域间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的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关键。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公共文化服务,须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加大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在文化建设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上,向基层倾斜。在服务对象上,始终关注社会各阶层、群体,特别关注农村基层群众、未成年人和弱势群体。在服务内容上,紧贴时代主题、紧跟基层需求,注重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在服务方式上,坚持方便群众、联动基层、不择场地、不拘形式,把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与提高群众文明素养结合起来。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支撑。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农村本土文化和文化人才是农村公共文化繁荣的内生动力,直接制约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长效发展。建立健全农村文化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为公共文化服务人员营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和氛围,建立约束与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做出贡献。

  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一个重大的课题,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真正重视起来,像抓经济一样抓文化,才能让公共文化服务的阳光普照中国城乡大地!(边建军)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政府工作报告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