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渤海潮 >> 热点推荐

[e观沧海]传承|中华好诗凭借力,诗教育人化春风

来源: e观沧海微信公众号 作者:薛梅 2017-03-10 11:12:54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随着《中华好诗词》等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热播,特别是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盛大落幕,在中国传统文化诗词大观园中,用薛宝钗的这句诗来形容实在是恰到好处。习总书记带来了传统文化伟大复兴的春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抢占文化先机,自2013年10月19日首播以来,首创将古典诗词知识与新媒体大赛结合的新形式,继续诗教传统,凭借时代的文化春风,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耕耘五载,成功举办了第五季。赛事从燕赵大地到台湾,选手从中国人到外国人,从老人到孩童,从汉民族到少数民族,强势而优质的设计团队,精心而异彩纷呈的节目流程、舞美效果以及题目宽广度和难易度的恰如其分,都共同构建了生动、活泼、接地气、载民心、有内涵、有影响力的良好的诗词生态,成为诗词文化大赛中优质的原创文化节目。不负习总书记提出的“有温度、有筋骨、有道德”的正确方向的指引,不负河北重点建设的原创文化精品工程,不负时代赋予新媒体传播的文化使命和责任担当。

  其后,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无疑成为此类节目的巅峰制作。它与《中华好诗词》一脉相承,都以诗词作为宣传传统文化的落脚点,都在节目包装中既融入中国故事、中国元素,又呈现出一个多媒体时代的多元化、多维度、开放性的思考方式和发展理念,更能够坚持一以贯之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正确导向,共同打造了这个时代传统诗歌文化教育的视听盛宴和饕餮大餐。其文化至真、观念至善、形式至美,赢得了广大受众的一致好评,将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播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完美统一,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以诗教立心。自古以来,诗教就有化育心田的作用,它是中华民族持续时间最悠久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不仅是国民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提升精神品格最利于吸收的养分,是继承优秀文化基因的最有效的途径。仓颉造字,国风雅颂,诗教先立。诗教,语出《礼记·经解》:“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可见,“温柔敦厚”的诗教之心,恰是中华民族德育的重要内容。尽管随着历史的推进,诗教内容也不断扩大,但诗教主张维持了“以诗为教”的形式,对于中国人诗性思维、诗性生活、诗意情感的培育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担当,都在人类的日常生活穷丧得失、生老病死、进退荣辱、风花雪月中获得了诗意的表达和释放。可见,《中华好诗词》《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正是完美诠释了这一诗教理想,在新媒体的手段和新时代的气息中,将诗教传统发扬光大,植入人心,将生活的诗意和远方成为一种心灵净化器。让人们从日渐浮躁和欲望化的时代误区中清醒过来、沉静下来,拥有新的自我审视和鞭笞,在创造生活的同时学会体验和享受健康生活,从而能够做到“去庸俗、远低俗、不媚俗,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合格公民的精神诉求。

  以诗教明政。自古以来,诗教的盛行就形成了一整套的中国特有的伦理文化特色,进而形成了“家国同构”的政治伦理型文化模式。诗教的实行,也便发出了强烈的政教目的。以孔子“诗教为政”为核心的最终理想,不仅是与思想意识、价值形态有关,更重要的是社会现实使然。清明社会政治,践行社会理想,引导社会现实,都是天地诗心的智慧与养分的体现。《中华好诗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既是文化宣传的播种机,更是政治文化的风向标。随后,国家2017年1月25日,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是国家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继而央视隆重推出《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刚刚好映现了国家精品传统文化工程策略的抛砖引玉之功效,彰显了“五个坚持”的基本原则: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交流互鉴、开放包容,坚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在继承和发扬传统诗词文化的跑道上,从《中华好诗词》到《中国诗词大会》,无疑是一脉相传的“坚持”使然,不断将民族性、人民性、创新性、包容性、统筹性以小见大,以管窥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使清明廉洁、文化高标的政治时代稳步走来。

  以诗教醒世。自古以来,诗教即有醒世功能,采诗之风,兴观群怨之说,重在立人,以“悟”与“践行”的接收方式,很好观照社会现实,改造社会现实,完善社会现实。《中华好诗词》《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的推出,在群体性教学相长的互动环节中,将“称诗”现象转化一种社会文化内涵,无论“引诗”还是“赋诗”,都能将潜移默化的作用推至极致,最大限度地引发共鸣,安顺民心,诗意生活,从雅逐美,传递人文情怀,建设一种和谐、美好、向上、有温度、有力量的人文生态。这些文化类栏目的精心打造,不仅使传统文化以喜闻乐见、愉悦身心的姿态回归到大众视线,还充分展示了中国人“勇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理想信念,提升国民素质,将个人价值取向和社会价值取向统一,为践行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创设积淀深厚、情怀宽广、品德优良的社会环境、人文生态。醒世以养心,醒世以立德,醒世以立世,文化建设,不拘一格,无疑,《中华好诗词》《中国诗词大会》将诗教传统发扬光大,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诗如霞绮古为今,化育民风有余篇。笑论闲评诗词吟,人生快意见冰心。我们期待更多的诗教形式春风化雨,开创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中华好诗词,传统文化,改革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