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今年春节期间,一档以古诗词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迅速走红,用全新的视角和方式,掀起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与实践。“他们对中华经典诗词的挚爱确实令人感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新闻发言人王国庆2日表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化自信有着深厚的底蕴。传统文化热潮涌动,两会上有关“传统文化复兴”的话题,再次引起代表委员热议。(3月3日新华社)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古往今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仍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仍具有旺盛生命力,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拥有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正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历代优秀文化中的积淀与升华。中国传统文化本身虽然不可能再度直接成为新文化,但其内在的基本文化精神却可以经过批判、改造、继承、弘扬而再度成为新的文化的生长点。 传统文化犹如一个个巨大的富矿,只有深入挖掘开发,才能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指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一方面推动传统文化活起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使青少年从小就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沐浴,使尊老敬贤、勤劳持家、重视家风家训等继续成为家庭美德,使崇德向善、诚信友爱、凡人善举等成为浓厚社会风气,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使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融入人们的精神基因,转化为日用而不觉的思想自觉和行为习惯。另一方面推动中华文化强起来。坚持兼容并蓄、融会贯通、推陈出新的原则,通过赋予时代内涵、转换现代表达形式、吸收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等方式方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走向现代化,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显著标志和强大精神力量,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着力构建中华文化的对外立体传播体系和国际话语权,主动输出带有本民族特点的优秀文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让世界真正了解、喜欢和向往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基因,不仅要让它植根在当代人的内心,还要使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我们相信,春天播下期望的种子,夏天倾注辛勤的汗水,秋天就一定能够收获沉甸甸的果实。(边建军) |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国诗词大会,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