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渤海潮 >> 长城时评 >> 时事快评

拔除青少年的游戏“蛊毒”

来源: 长城网 作者:于海新 2017-02-27 09:04:58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听说过蛊吗?神秘巫术之一,是传说中的一种人工培养的毒虫,专门用来害人。某些电视或电影桥段中,中蛊之人任由下蛊之人摆布,像牛马一样被牵着鼻子走。“蛊”字,皿虫而成,意思是虫子能将盛养它的器皿咬坏,由此及彼,精神上的蛀虫也能将人的理智摧毁。虫之于皿,无异于游戏之于青少年,沉溺至深的,和中蛊差不多,也由“游戏”牵着鼻子走了,玩物丧志,危害不下于“蛊”。

  近日,湖南一中学生因沉迷某网络游戏,多次潜入各班教室盗取学费存折,并利用存折账户初始密码为账户名后六位数的共性,将13张存折内共计13400余元的学费取出,全部挥霍在游戏中。2月22日下午,六安市裕安区一位小伙子在网吧连续上网9小时后倒地吐血,被抬上救护车时嘴里还念叨着:“快扶我起来,这局我们快赢了”。如此用生命在玩游戏的人,敬业精神“令人叹服”,只是不知道到底是“你在玩游戏,还是游戏在玩你”。这只是近两日的个案,因游戏酿成的悲剧不胜枚举,这些沉溺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的状态,难道还不算中了游戏的“蛊毒”吗?

  《2016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87亿,作为二次元文化传播载体的网络小说、视频、游戏的青少年用户规模分别达到1.3亿、2.2亿和1.9亿。青少年网民使用网络音乐、网络游戏以及网络文学的比例均高于国民总体水平,其中网络游戏与网民总体水平的差异最为明显。青少年网络游戏用户占青少年网民总体的66.5%,且中学生的网络游戏使用率最高。

  “智勇多困于所溺”,这个世界上有毒的不只是曼陀罗,网络游戏被人们称之为“电子海洛因”并不是危言耸听。由于网络游戏等二次元内容主要表现漫画、动画、游戏中的架空世界,其世界观、人生观与现实生活存在差异,还有部分不良游戏开发商过度在游戏中渲染色情、暴力,青少年如果过于沉迷,不仅会对现实生活产生不良影响,还会扭曲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肩负着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是国运传承的持久力量,他们的身心健康与否,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因此拔除网络游戏“蛊毒”,为青少年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至关重要。

  拔除游戏“蛊毒”,就要切断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心理诱因。首先,学校和家长应重视青少年的心理需要,积极采取措施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将青少年的求知欲引向正确的轨道,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青少年自我实现的需要,莫以“分数”论英雄。

  其次,需要净化网络游戏市场,创建绿色网络,降低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诱惑,及早对网络游戏产业进行规范、有序监管,加强对网络游戏内容制作及运营方式的管理,使其向有利于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发展,开发并推广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从技术上加强引导控制,使青少年不能长时间沉溺于网络游戏。

  最后,净化网络生态,为青少年营造主旋律高昂、正能量充沛的网络环境,为青少年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进而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此家长、学校、社会三方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彻底为青少年拔除游戏“蛊毒”之害,还他们一个纯净心灵、健康肌体。(于海新)

关键词:青少年,游戏,网络生态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