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脱贫就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下午就我国脱贫攻坚形势和更好实施精准扶贫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言必信,行必果。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要强化领导责任、强化资金投入、强化部门协同、强化东西协作、强化社会合力、强化基层活力、强化任务落实,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2月22日新华社)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确保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扶贫、脱贫是全面小康的“最后一公里”。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后,燕赵儿女在省委、省政府带领下向贫困发起了全面总攻——太行山区,苹果、核桃喜获丰收;拒马河畔,特色小镇、民俗乡村喜迎八方来客;坝上高原,老乡们即将从“穷窝窝”搬进新民居……河北省去年有104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超出年度计划4万人。离2020年只有3年时间,时间紧任务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处于最后决胜阶段。“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这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三五”脱贫攻坚总思路;年内确保70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力争15个贫困县摘帽出列,这是年初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按时实现脱贫摘帽,是必须啃下的“硬骨头”,需要我们“不破楼兰终不还”。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要时刻绷紧脱贫攻坚这根弦。脱贫攻坚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各级各部门须高度重视,不允许讲条件、找借口,特别是一把手要在心中刻上“脱贫攻坚”四个字,主动作为,把这项工作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党员干部要下决心、用真心,以“等不起”的责任感、“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心中装着贫困户,脑中思着脱贫路,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群众的幸福指数。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要调动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贫困地区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人民群众的力量实际上就是发挥内生动力。只有调动干部和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变“任务式”为“服务式”,变“让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才能充分激发贫困地区脱贫的内生动力,形成外部多元扶贫与内部自我脱贫的互动机制,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要聚焦脱贫攻坚重点。打赢脱贫攻坚战,须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聚焦重点。突出抓好张家口、承德坝上地区和保定深山区等重点区域脱贫攻坚,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抓好低保对象、长期患病者、孤寡老人等重点群体的帮扶,建立低保线动态调整机制,推进低保制度与扶贫政策有效衔接,该保的保好、该兜的兜住;加大教育、健康扶贫力度,落实“三免一助”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做好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救助工作。 摆脱贫困、全面小康,是人民群众孜孜以求的夙愿期盼。让我们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撸起袖子加油干,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昂首进发!(边建军) |
关键词:精准脱贫,小康社会,底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