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整顿重在敢于和善于担当
日前河北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深化机关作风整顿大会强调,要继续解决工作不敢担当,拈轻怕重,遇到矛盾绕着走的问题。省级机关要在敢于和善于担当作为上带好头。坚持问题导向,对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能捂着拖着,必须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抓紧解决。各市县要下大力整治“为官不为”,树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给担当作为的干部提供更多机会、更大舞台。 这都是对机关干部在担当方面提出的明确而刚性的要求。 担当与否,体现着机关干部的作风、操守和精神面貌——“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同时,机关干部担当与否,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事业的兴衰成败。习总书记2015年1月12日在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强调指出,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 担当首先体现为思想上要敢于担当。如果从思想上都不敢担当,不敢啃“硬骨头”,见了困难和问题躲着绕着走,那就根本谈不上担当,也谈不上推进事业和造福人民。 清代道光时期最得宠、最走红的官僚曹振镛,“所受宠遇之深,有清一代几乎无人能及”,原因何在呢?据《瞑庵杂识》记载:“门生某请其故,曹曰‘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尽管后世有人为他辩解,说这可能是他顺口说出的玩笑话,而且观其一生,很有作为,但,很多专家学者认为,他在深得皇帝宠遇的情况下这样说,就是一种引导其他官员行为的导向,“在他所养成的风气下,官吏以不负责任之圆滑弥缝为做官之能事,不但有用的人才因之而消磨殆尽,国事亦因之而不堪闻问。” 俗话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在当今时代,干部是否敢于担当,依然直接影响到公众的行为,影响到整个作风状况、社会风气。所以,机关干部必须强化敢于担当的意识。 担当更体现在工作和行动上要善于担当。担当不是违法违纪、有违文明素养的蛮干、胡干,而是要合理、合法、文明作为。 近日,媒体爆出某省某市一名官员“1分钟连爆9句粗口”的事情,细看之后,感觉这名官员在工作中比较坚持原则,对不合法的行为坚决抵制、没有姑息和软弱,但因为“身为党员干部,言辞不文明,服务群众不耐心、不细致”,该市纪委报经市委同意后,决定对其诫勉谈话,责令其写出深刻检查,要求其在民主生活会上认真查摆问题,反思剖析。这个典型事件,就提示机关干部必须注重以文明的语言和态度来担当、实干。 善于担当还体现在充分运用智慧来推动工作上。某市因为城市建设的需要,需对一些民居进行拆迁,但过往的拆迁经历,以及外地的拆迁情况都表明,拆迁补偿这一块,不好达成共识,而且拆迁补偿“谈判”的时间会非常长,当地一位领导干部就想出了一个主意,由有关方面人员以私人购买商品房的名义出面,面向这一区域的住户,公开购房,开价比当时的市价略高,结果很多住户都愿意卖房,在风平浪静中,绝大多数住户就积极主动地把房子卖了,这样,拆迁的难度就非常之小,拆迁的速度大大加快,拆迁的成本也大为降低了。这就体现了一种有利于群众、有利于发展建设事业的担当智慧。也就是善于担当。 通过一年来的省级机关作风整顿,河北省机关的行政效能、增比进位劲头、干部干事创业激情,以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都有了明显提升。相信在持续深化机关作风整顿的环境下,广大机关干部将进一步彰显敢担当、善作为、争一流的鲜明品格,进一步提高服务改革发展、服务市场主体、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扎扎实实推动党中央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把河北的事情办好。(中兴) |
关键词:河北,作风整顿,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