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明厨亮灶”定个小目标,比如100%
记者从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借助互联网、智能手机客户端等技术,河南推动“明厨亮灶”工程建设。目前已有3000多家餐饮单位和学校食堂实现食品加工和后厨环境的“网上直播”,由此走出一条食品安全政府、企业和社会共治的路子。 提升能见度,保障可靠度。随着社会从温饱型向品质型转变,人们对饮食也有了更高要求,不再满足于色香味的浅层体验,更看重食品的健康与安全。“明厨亮灶”,就是通过安装透明玻璃或视频传输技术,把后厨餐饮加工制作情况实时展示给消费者,让消费者看得清楚、吃得放心,同时也形成倒逼效应,敦促餐饮单位更注重服务质量。 餐饮业推广实施“明厨亮灶”,是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成立后在餐饮安全监管方面转变监管理念、完善监管机制、创新监管方式的有益尝试。2014年年初,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就大力倡导在各地推广“明厨亮灶”工程。全国各地也纷纷响应,落实此项工程。广州从2015年7月启动了“明厨亮灶”工程。截至2016年8月底,广州逾5万家餐饮服务单位中,已有29000多家实施“明厨亮灶”工程,占比不小。 并非所有地方的“明厨亮灶”工程都有广州速度,一些地方在“摸石头过河”时,遭遇不少“暗流”“礁石”。有些餐饮单位本来就是小成本买卖,靠薄利多销过日子,如果执行此项制度,需要增加额外投入,压力山大;有些餐饮单位由于经营得法,客流量比较大,因此缺乏搞“明厨亮灶”的紧迫感与积极性;有些餐饮单位,拥有自己的独门烹饪技巧,担心“明厨亮灶”泄露天机,影响生意;还有一个现实因素,2013年以来,受到行业内外因素制约,餐饮业的业绩不断下滑,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 个别餐饮单位即使实施“明厨亮灶”,也可能是迫于形势,装装样子,并不是真心想给顾客监督。譬如,有的酒楼虽然安装了厨房直播系统,但从视频中传来的厨房画面,被始终定格在一个固定位置,摄像头也没有旋转,或者多角度拍摄,顾客根本看不到什么……硬政策遭遇软抵抗,政策效力难免打折扣,聊胜于无并不是政策初衷。 对于餐饮企业的不配合、不作为,监管有时也很难办。一是标准问题,你说要“明厨亮灶”,请问:明到什么程度才叫“明”?亮在什么地方才叫“亮”?多大的店要装多少个摄像头,哪些环节需要装,在哪个角度装才符合餐饮现场加工控制的规律,以达到最好的监控效果……细节决定成败,缺乏技术参数,不但企业无从着手,监管也无从谈起。二是管治问题,要是餐饮企业不听话,不愿意实施“明厨亮灶”,将面临什么样的惩戒?你可以规定网络餐饮中,达不到“明厨亮灶”的禁入,线下企业不搞“明厨亮灶”,你怎么处置?没有惩戒,就谈不上震慑力。 是以,推广“明厨亮灶”工程,争取100%执行,必须直面上述两大难题:行业标准与管理规范。一套以目标为导向,从实践中来,相对合理的技术标准,使得“明厨亮灶”有标准可依,从而降低推行阻力,消除种种乱象。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拒不执行者,也应该有一个可行办法进行约束,修订一套行政处罚规章就显得十分必要。必须提醒的是,无论在建章立制,还是推行过程,都要充分照顾餐饮企业感受,听取企业意见,保障企业权益,确保各方之间取得共识,共襄善举。(练洪洋) |
关键词:明厨亮灶,餐饮业,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