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渤海潮 >> 长城时评 >> 时事快评

少了教化育人,艺术淡如水

长城网 作者:侯宝中 2016-10-25 11:47:27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10月19日晚,伴随着河北梆子经典剧目《钟馗》惊艳谢幕,历时22天的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圆满落下帷幕。(10月19日长城网)

  要想在短短的22天内参悟到河北梆子这样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传统艺术的真谛,那是不可能的。百年传承,千年积累,每一种流传至今的艺术都是这个民族魂魄所在。不管是国粹京剧,还是地域色彩浓厚的河北梆子、秦腔老调、岭南昆曲,都是人生大戏,一代又一代人为之痴迷,根本原因就在于能把本身对号入座,戏台上演员的唱念做打如同自己的一颦一笑,入戏之深,声泪俱下。

  但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善于从戏中感悟人生真谛。“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些流传至今优秀戏曲既是文化,又是历史,是用艺术手段保存下来的历史,寄托了人们向善的理想,艺术成了教化育人依托和载体。

  教化育人是艺术生命,丢了,艺术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和人们茶余饭后侃的笑话没有两样,在哄笑之后少有人记住,更没有了流传下去的必要,少了教化育人,艺术如同白开水,淡淡无味。

  现在流行的,有些所谓的“艺术”,与传承下来戏曲相比,就和人们茶饭之后的笑谈一样,幼稚而又无聊,不用说百年,一年之后就鲜有人还能记起来,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艺术”少了教化育人功能,只能靠炒作家丑来迎合粉丝,满足少数人猎奇心态,这是在践踏艺术,是一种社会病。

  习近平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伟大文艺作品就是一个民族精神力量的基石,是“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未然耸立”的支撑,重视传承和发扬艺术,不仅事关个人“修身”,更是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富强,这事天大。

  中华民族从不缺少艺术瑰宝,唐诗宋词元曲,京剧昆曲梆子秦腔源远流长,既不失高雅,有朗朗上口,一部《钟馗嫁妹》道出虽为鬼神,但兄妹亲情至深;一部《杨三姐告状》刻画出不畏强权,正义伸张的人间真谛……,这些都是咱们这个民族无价之宝,读一段历史未必有听一段戏文更能让人们领悟到人生真谛。

  22天的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实在是太短了,人们还没有过足“戏瘾”,还没有从这些优秀艺术中领略到做人做事的道理,期待能有一场不落幕的大戏开演!(侯宝中)

来源: 长城网

关键词:河北梆子,钟馗,谢幕

责任编辑:王林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