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增加传统文化考核 助推青少年文化素养提高
近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的通知中,2017年高考考试内容将出现变化,高考大纲主要做三方面修订,多个考试科目将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完善考核目标、调整考核内容。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在汉语中增加文言文、传统节日、民俗等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10月11日新京报网)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深厚滋养。我们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高考增加对传统文化的考核,对于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民族观,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学习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其创造性、创新性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在我们的生活中,年轻人对传统和古典文化资源的舍弃和漠视现象确实存在着,不读古代经典,不懂文言,频繁使用外来语,大量不合规范的网络语言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有学者曾指出,英语教育普及让学生学习英语花费的时间和金钱越来越重,从幼儿园到大学,英语都是主课,语文反而被边缘化,种种现象对汉语形成了巨大冲击,消解着传统文化的尊严和韵味,割裂着文化传承脉络,制约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文化自觉和自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的理解和热爱,要让中华传统文化大放异彩,得到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就必须理解它、亲近它、学习它。世界上许多国家,为了各自的民族文化利益纷纷采取文化保护政策。法国政府规定每天的音乐节目必须播放百分之四十的法语歌曲,各电视台每年播放法语电影不得少于百分之四十,违者处以罚款,并以资助民族文化;以色列为了建国,恢复希伯来语作为日常通行语言,如今已成为美国纽约犹太人追寻文化根源的凭借;俄罗斯则把保护俄语纳入了国家安全战略......高考增加对传统文化的考核,无疑是一种保护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途径。 高考增加对传统文化的考核,要体现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校和有关部门都应当引起广泛重视,将传统文化学习教育摆在重要位置,细化传统文化的教育精度,不仅搞好课堂教育,也要以各种方式开展丰富多彩、形式灵活的活动,寓教于乐,通过持久的潜移默化和渗透,增加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加强行为与传统美德教育,提升青少年的人文素养。 “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传统文化教育对青少年的伦理道德、人生智慧、精神价值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信是每个青年人都有的抱负。高考增加对传统文化的考核,令人期待,我们希冀中华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广泛传承,影响越来越深远。 |
关键词:高考改革,传统文化,文化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