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子腔开好场更要唱得响
9月28日晚,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在石家庄人民会堂隆重拉开帷幕。开幕式晚会演出异彩纷呈,20个精彩节目按照丝路古风、晋善晋美、中原奇韵、黄淮新赋、京畿华章等分为5个部分。名家名角和各派传人纷纷登台献艺,让戏迷票友们领略到了来自全国各地梆子流派的特色。(9月29日长城网) 随着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的大幕拉起,在接下来的20多天时间里,全国梆子声腔21个剧种的31台优秀剧目和1台折子戏将轮番亮相,这些剧目既有观众耳熟能详的《钟馗》《打金枝》等传统经典,也有《花儿声声》《焦裕禄》等近年来的新创作,演员阵容则是汇集了许荷英、李树建、谢涛、柳萍等戏剧梅花奖“二度梅”得主和14位戏剧梅花奖演员。各地流派、名家名段,如此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演出,一定让广大戏迷大饱耳福、大呼过瘾。 各地梆子流派汇聚一堂,展演规格空前宏大隆重,这样极具影响力的重大活动,在梆子声腔界绝对堪称盛事。通过举办这样的展演活动,对于提升梆子声腔的知名度、推动戏曲艺术的发展繁荣、引领传统文化重焕生机具有重要意义。远的暂且不说,如果不是因为这次展演活动,相信多数人都不知道梆子声腔有这么多的流派,更不会了解梆子声腔的历史和发展现状,现在因为一次声势浩大的展演,梆子声腔受到的关注更多了,这就是可喜的变化和进步。 如果将梆子声腔的重振比作一场大戏,笔者以为这次展演就是一个开场,而且这个开场还相当华丽和漂亮。不过,看戏从来都不是只看开场的,如果仅仅是有开场的惊艳,却没有更精彩的后续,那这样的戏是很难有生命力的。因此,梆子声腔乃至整个戏曲艺术的重振,看点其实更在这次展演之后和之外。说的再简单明了一点,就是除了展演活动,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首先的一点是要有好政策。毋庸讳言,当下戏曲的传承发展并不理想,仅仅依靠专业院团和戏曲演员的力量,要想重振戏曲艺术,无异于天方夜谭。只有国家不断出台好政策,加大对戏曲艺术的财力物力投入,戏曲才可能重新迎来春天。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国家已经开始这样做了,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之后,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很多惠及戏曲的政策,这就是戏曲重振的强大支撑。 其次是戏曲要足够接地气。以前逢年过节的时候,无论是在镇上还是村里,都能够看到搭台唱戏的场景,可是近年来这样的情况却越来越少了。或许看戏的人少了是客观原因,可是戏曲毕竟是植根于群众的艺术,基层群众接触到戏曲的机会少了,戏曲也就失去了根基和基础,这是极其危险的。所谓“基层院团兴,则传统戏曲兴;基层院团亡,则传统戏曲亡”,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推动戏曲下基层,编创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时机成熟之后再尝试市场化道路,这才是戏曲的出路。 再次是要培养一批新人。现在一提起戏曲,往往就与“老”联系在了一起,一则是有人说戏曲是“老掉牙”的艺术,二则是观众也确实是以中老年为主,这样的状况肯定不利于戏曲艺术的传承。因此,培养一批新人十分必要也势在必行,这里的新人既是指年轻的演员,更是指年轻的观众。只有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戏曲,戏曲的生命力才会不断延续,才不至于断了“香火”。 好戏已经鸣锣开场,接下来需要的是唱得响且唱得久,从全国梆子声腔展演开始,梆子声腔的传承和发展应该有新起色,从梆子声腔开始,全国戏曲的繁荣和重振应该有新亮点。戏曲复兴之路任重道远,但前路上已现曙光!(高永维) |
关键词:河北,梆子腔,剧目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