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观沧海]怕摘“穷帽”背后是利益因素在作祟
贵州省实行贫困县退出倒逼机制,力争在2018年完成50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和省定贫困乡镇全部“摘帽”。规划一出,各地哗然,只有三个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县份申报“减贫摘帽”。遵义市正安县扶贫办主任张涛说:“究其原因,就是害怕吃亏,担心‘摘了帽子’没钱了。”(2016年9月20日新华网) 近年来,各地出现“跑步争当贫困县”“贫困县又是百强县”的乱象,贫困县的“穷帽”不是看当地群众收入水平如何,基础设施建设怎样,而是官员们千方百计争取而来。 “穷帽”缘何如此吃香?究其原因,是利益因素在作祟。如果有了这顶“穷帽”,不仅可以少交税收,每年还可获得国家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贴息贷款三项资助,在教育、科技、招商引资等方面都有政策优惠,土地政策、项目倾斜等各种好处更是层出不穷。正是因为有如此多的好处,官员们才为了一顶贫困县“帽子”,不惜违反法纪,故意压低人均收入,夸大贫困人口数。最终,即使根本就不贫困的县也争得一顶“穷帽”,即使早已摆脱了贫困,却仍然抱着“穷帽”不放。 争戴“穷帽”的另一原因是“贫困县”里很容易出政绩。一些官员“政绩观”扭曲,思考的不是怎样发展经济,怎样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而是喜好扮“穷相”,装穷、哭穷,之后便假装花大力量“脱贫”,使得政绩“显赫”一时,于是,官运亨通,青云直上,一顶“穷帽子”让“乌纱帽”由小变大,何乐而不为呢? 扶贫的目的为了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假冒的贫困县不仅浪费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源,而且让那些真正的贫困地区群众因此而备受贫困的煎熬,并衍生出了不良的社会风气,严重阻滞了社会发展,对实现共同富裕的小康社会有百害而无一利。 要破解争戴“穷帽”的乱象,就要坚持实事求是,改革贫困县评审办法;就要挤干“穷”的“水分”,还原地方经济发展的本来面目;就是要改进干部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脚踏实地地为一方谋发展;就要建立贫困县考核、约束、退出机制,坚决杜绝“戴着贫穷帽子、过着炫富日子”的现象,让争戴“贫困帽”者丢掉“乌纱帽”。 |
关键词:穷帽,贫困县,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