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观沧海]扶贫“因地制宜”不是不作为的借口
“隔壁贫困村易地扶贫搬迁,每户补助了好几万元,贫困户从半山腰搬到了平坝上的农民新村,住上了配套设施齐全的新房,为啥我们村没法享受这个好政策,常年住在高山险坡上,想搬却搬不下来?”一位非贫困村的贫困群众实在想不通。 非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不容忽视。目前,全国41%的贫困人口分布在非贫困村、45%的贫困人口分布在非贫困县。同时,正因为这些贫困人口生活在非贫困地区,生活开销较之贫困地区更大,勉力维持生计的难度更为巨大。 部分地区未将非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我们的扶贫资金、人力有限,要优先扶持贫困村,非贫困村本身农业较为发达,扶持工作可以往后推一推,这是我们县的现实情况,要因地制宜嘛。”这样的论调乍一听好像很有道理,“先扶贫困情况最为严峻的地区,次之的地区可以缓一缓”。因此,有些地方政府投入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到一些有名的贫困村,向当地派驻驻村工作队,常关注、常投入、常扶持,村里发展得越来越好。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一些非贫困村,这些村的贫困户并不少,人均收入比着贫困村多不了几百块,但就是因为这几百块,村里贫困户得不到政府的扶持,没有扶贫项目,欠缺扶贫资金,缺少技术指导,贫困户愈加贫困,地方政府却躺在贫困村发展良好的枕头上做着扶贫工作全面有效的大梦。 非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需要得到重视,“不作为”现象亟需有效遏制。 要端正态度、统筹兼顾,使非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与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并驾齐驱”。合理规划扶贫人钱物的用途,坚持依户施策、依人施策,对于相同情况的贫困户要比照扶持。 要把控全局、小处落实,将协调推进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由于身处非贫困地区,整体的扶贫措施较少,贫困户脱贫的难度较大,要识别到户,建立专人专管机制,加强技能培训,不仅“扶贫”更要“扶智”,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这样才能做到精准扶贫。 要加强监管、科学评价,把非贫困地区贫困户的帮扶情况纳入考核机制。当前扶贫工作考核机制已趋完善,但仍有部分地方把国家级贫困县、当地出名的贫困村的扶贫情况当做整体扶贫情况,对于其他地区贫困户的扶贫情况不够重视,缺少监管。要更加关注非贫困地区的扶贫监督,严惩扶贫不作为、少作为,及时纠正扶贫过程中存在的“数字扶贫”等问题。 全面扶贫决不能“厚此薄彼”,地方政府的重视需要与贫困户自身的重视相结合,才能保证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圆满完成。 |
关键词:扶贫,态度,统筹兼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