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渤海潮 >> 热点推荐

[e观沧海]“河北好人”的最美打开方式

长城网 作者:刘凤敏 2016-09-13 09:43:09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灾难是自然给人类列出的一道命题,要靠英勇无畏来解答,要靠积极乐观来做辅助线,更要靠人与人之间的帮助来求解。突如其来的“7·19”特大洪涝灾害过去了,在重建家园的街头巷尾,乡亲们念叨最多的是好人故事。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连续发布120名“河北好人”,让好事插上翅膀,让好人当“网红”,让做好人成风尚,口口相传的好人故事激起一波波思想和感情潮水,谱写出善行河北的生动篇章。(2016年9月10日《河北日报》)

  有这样一群“河北好人”,他们是党员干部,危难时刻,可以把命豁出来。涉县合漳乡下坪村党支部书记孟春生刚刚做完小腿手术,腿上还缠着厚厚的绷带,紧急时刻,第一个跳下洪水,做人墙挡决口。媳妇埋怨,他却说:“都什么时候了,我要腿干啥?”鸡泽县普高村党支部书记张雪原舍小家顾大家,奋战在抗洪一线,而他自己家的60多只羊、50多台标准件机器全被洪水淹没……关键时刻,他们义无反顾、挺身而出,总是冲在最前面,守在最险处,始终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干在一起,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用无畏和忘我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这就是他们在抗洪救灾中打开“河北好人”的最美方式。

  有这样一群“河北好人”,他们是志愿者,支援灾区,可以把心掏出来。邢台市道德模范李义超积极联系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灾区捐款捐物,短短几天时间,筹集到168万元的爱心捐款和救灾物资;永年县党员志愿服务队112支、“红袖标”志愿者15000人,奋战在灾后重建一线,帮助受灾群众清理淤泥、平整街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省志愿服务协会、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纷纷开展向灾区捐款捐物、心理咨询和干预治疗等各类志愿服务行动,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仅志愿者就先后有23万人次投入灾后重建,鼓起灾区群众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希望。这就是他们在抗洪救灾中打开“河北好人”的最美打开方式。

  有这样一群“河北好人”,他们是普通的老百姓,灾后恢复重建,可以把劲儿带出来。赞皇县西龙门村20多位老人自觉组建起“花甲救灾突击队”,利用自身掌握的传统“泥喂石”工艺,抢修被洪水冲毁的河坝部分区域;灵寿县寨头乡牛庄村村民胡双云,担负起全村所有水井的消毒配比工作,每天骑车带着小女儿实地查看污水处理情况,等忙完回家时,女儿已在后座上睡着了……洪水冲毁了他们的家园,但冲不垮他们的精神,无数灾区群众患难与共、共克时艰,他们不等不靠,凭着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开始生产自救、重建家园。这就是他们在抗洪救灾中打开“河北好人”的最美打开方式。

  凡人善举情暖大地,“河北好人”灿若星辰。这个夏天,“河北好人榜”上好人的名字让人目不暇接,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首无言的赞歌,处处流淌着无私友爱、同舟共济的人间真情,让“善行河北”的动人旋律在燕赵大地再次唱响。这些好人,根在基层,长在民间,就是我们身边的人,是平凡生活中普通的一员,正如那首歌所唱,“好人就在身边,也许是同事邻里;好人就在身边,也许就是自己……”从这一点来说,在这次抗洪救灾中,“河北好人”的集中涌现绝非偶然现象,而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这次“河北好人”群体的出现,有其独特的文化基因。自古以来,燕赵大地就多“慷慨悲歌之士”,历史上因河北地理位置的特殊而导致战争不断,胡汉民族文化加速交融,沿袭传承了“任侠尚义、不事农商”之遗风,形成了慷慨悲歌的燕赵文化,其本身孕含着崇尚正义、信义为先的优秀传统。这种传统不仅表现在历史上一些杰出人物的大义大勇,而且表现在日常生活平民百姓的耿直义气、乐于助人,而这次抗洪救灾中涌现的“河北好人”,体现的正是一种重信尚义、勇于担当的好人精神。这种好人精神贵在自觉性,难在大众化,一个人有了向善之心,才能充实自己的人生;一个社会有了向善的力量,才能把道德观念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为构筑道德高地、建设精神家园注入强大的价值能量。

  “河北好人”不是一时个例,而是一种社会现象。近年来,面对社会思潮多元多变的挑战,河北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不断深化拓展“善行河北”活动,塑造向上向善的时代新风。坚持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河北省道德模范评选”“河北好人榜”“最美河北人”“感动河北十大人物”“争做美德少年”等评选活动,并利用“燕赵楷模” “河北好人” “最美河北人”等典型发布平台,先后推出了李保国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和共鸣,向善、向美、向上之心在越来越多的人群中渐渐生成,形成“普遍认同”,实现“共同践行”。这次“河北好人”的集中涌现,正是河北省近年来思想道德建设领域的新成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燕赵大地生动实践的一次集中展示。

  毋庸讳言,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当灾难来临时,一个人无疑是很渺小、很脆弱的,但当人们万众一心时,迸发出来的力量却是无法估量的,灾难中所闪现的公民意识是难能可贵的。这次抗洪救灾,恰恰为“河北好人”的集中涌现提供了时机,空前地把人们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品格集中起来,把人们的力量和行动集中起来,这是一种心理认同与理性自觉的公民意识的集中爆发,无不彰显了公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公共责任的主动担当,彰显了公民高度的道德内省和对生命的敬畏。面对灾难的威胁,人们本能地义字当先,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其实,每一次灾难,都会激发出我们许多人的公民意识,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境界也都会随之提升。

  洪水无情,好人暖心。在抗击“7·19”特大洪涝灾害中涌现的“河北好人”,可触、可感、可亲,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这些平凡中的伟大,最能勾起民众朴素的情感和心灵的广泛认同,很容易成为全社会广泛认同的价值取向。为此,我们要鼓励“河北好人”,培育“河北好人”,不仅在于灾难降临时要体现责任与担当,更在于机制的完善、制度的创新、运行的成熟和日常点滴浸润下的人文精神提升。唯有如此,“河北好人”精神才能真正深植于老百姓心中,成为行动的自觉,成为向善的社会风尚。

关键词:河北好人,抗洪救灾,党员干部,志愿者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