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观沧海]驻村扶贫⑪——在前杨村扶贫的日子
年初我得知今年还有下乡扶贫任务后,心中感到一阵莫名的高兴,主动请缨,决心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干出一番事业来,帮那里的老百姓脱贫致富。2月份,我同单位另外两名同志一起被委派到大名县前杨村扶贫,并担任第一书记。 我这是第二次下乡扶贫了。在这之前,2012年至2014年,我在魏县郝中村做过帮扶工作。在魏县扶贫3年,积累了一定的扶贫经验,本以为做扶贫工作有先天优势,驾轻就熟,但是,到了前杨村后,通过走访座谈,对该村的基本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前杨村位于大名县东南角,离县城还有20多公里路,全村共有304户,1306人,其中,贫困户22户,贫困人口68人,村里没有集体经济,村民思想观念落后。要摘掉前杨村的穷帽子,其困难程度远超我们工作组的预想。 晚上躺在床上我就想,面对艰苦复杂的现实情况,怎样开局破局,怎样才能提振党员干部和群众的信心,这新官三把火怎样才能烧起来,一连串问题摆在面前。经过反复思考,我认为,扶贫先扶志,要做几件立竿见影的实事,让全村干部群众看到我们工作组是来干实事的,是真心实意帮前杨村脱贫致富来的,从中也把他们自身内在的脱贫致富心气调动起来、激发出来。 我们决定先从村容村貌环境卫生抓起,这既是村民迫切要求,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容易见效的。第二天,我们工作组和村两委带头,清理街道垃圾,改变村容村貌。我们同村干部一起发动群众,划分街道,明确责任,用了两天时间,清理垃圾70多车,经过认真打扫,街道变得整洁,也显得宽敞了,村民心里也舒畅了。第一把火烧出了效果,让我们信心倍增,下一把火如何接着烧,也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思路。我们决定从村民最急需、最期盼的事情入手,继续开创和扩大扶贫工作的新局面。我们接连办了几件实事:邀请县医院大夫进村为村民医治看病;投资70多万元硬化田间主干道路和街道;对前杨村的电网进行了优化升级,改造高低压线路2000米,新增变压器4台;完善农田灌溉设施,筹集6万元资金,打了3口300米深的井,配置了深井抽水泵;投资50余万元建了一所小学,解决村里儿童上学难的问题;筹资20多万元,建立了党群服务中心。 通过解决以上群众期盼已久的难事,有效改变了村民对工作组的看法。村里的干部群众对工作组就有了信心,我们住地办公室就成了大家愿意来坐坐说说话的地方了,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说“信心”是群众心中无形的支柱,这个“支柱”树起来了,就会成为脱贫致富最有力的“支撑”。借着这一良好开局,我们又开始在精准扶贫、产业致富上动脑筋、做文章,接连筹建了3个大型养鸡场;与磁县手工业园区初步达成意向,准备在村里加工服装、手套;与河南清丰农业开发公司达成意向,拟在前杨村建立辣椒种植园地;光伏发电项目也正在积极筹备,等等。现在,群众对工作组的期望值提升了,对工作组的支持力度也增强了。村民对我们工作组更加关心爱护,今年6月发生的一件事让我们很感动:夏天到来、天气转热的时候,村民凑钱为我们购置了蚊帐。这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是要知道,前杨村是一个穷村,特别是贫困人家,平常都是省吃俭用,花一分钱都很心疼。他们能够自愿花钱买蚊帐送给我们,这份情意可是价值无限啊!送走村民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面对群众的信任和期盼,作为第一书记和工作组长的我,感动之余,更感到肩上的担子重、心头的压力大。我们别无选择,只有扑下身子,竭尽全力,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让前杨村的父老相亲早日甩掉穷帽子、走上富裕路。通过这些事也足以看到,村民是最实在的,他们不但要听你说得如何,更要看你做得如何,不光要听“唱功”,更要看“做功”。前杨村经济落后,家底十分薄弱,群众有许多困难亟待解决。我坚信,有市、县、乡各级领导和部门的支持,有前杨村广大村民的信任,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再多的问题也能解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指出的,贫困地区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现在,群众的“精神支柱”已经树立起来,下一步,我们还要帮助前杨村树立“经济支柱”,也就是产业富民支柱。 “无形支柱”与“有形支柱”全部树立起来之时,就是前杨村脱贫致富之日。我相信,这个目标一定能实现! |
关键词:驻村扶贫,前杨村,脱贫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