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渤海潮 >> 社会民生

感恩是唐山人的一张名片

来源: e观沧海微信公众号 作者:田玉山 2016-08-04 13:41:3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每一个唐山人永远都不会忘记,40年前的7月28日,一场世界罕见的大地震把唐山毁于一旦,有24.2万人丧生,16.4万多人重伤,7200多个家庭全部震亡,4202人成为孤儿,城市功能处于全面瘫痪。凡是亲历过这场大地震浩劫的人,都会把当时的悲壮情景牢记在心、终生不忘;震后出生的一代新人,虽然没有遭受过那场灭顶之灾,但从家人和长辈们的悲痛讲述中,从矗立在市中心的“唐山抗震纪念碑”的无声昭示中,获得温暖,认识到只有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涅槃的“凤凰城”才能重获新生。

  40年,在浩瀚历史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700万唐山人和众多关心支持唐山的人来说,它却承载了厚重的哀思和记忆。

  大地震幸存者戴连第,出生于1948年,现任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党总支书记,参与了唐山抗震纪念碑碑文的起草和修订工作。他目睹了大地震的整个过程,亲历了大地震带来的惨痛和无奈。

  1976年大地震前,28岁的戴连第刚到唐山市委办公室工作两年多。地震发生时,房顶已经没有了,墙体、石头、木头疯狂地砸了下来。等到睁眼看时,戴连第已被砸进了炕洞。多次拼尽力气,夫妻二人才从废墟中爬出来。亲眼看到远近的房子全都平了,亲耳听到呼救声四处响起。戴连第让妻子看着满脸灰尘的孩子,自己准备去救母亲一家。没有想到,孩子却匆匆离开了人世。戴连第妻子的姐姐和姐夫双双震亡,三个未成年的女儿顿时成了孤儿。作为姨父姨母,戴连第夫妇以一种“赶上什么事算什么事”的坦然心态,担当起了抚养三个外甥女的重担,让三颗幼小的心灵又有了一个温暖的“家”。三个孩子中大的11岁,两个小的只有8岁。他们决定自己抚养三个孩子,这样既对得起死去的亲人,也不再给孩子平添离散的苦涩。震后,戴连第夫妻又有了一个女儿,四个女儿从小就像同胞姐妹一样。

  灾难无情,大爱无声。从简易棚到搬新居、住楼房,用了整整7年;到姐仨最后一个成家,又过了整整8年;从姐仨先后有了孩子到她们最小的女儿成家,又过了整整25年。40年的风风雨雨,尽管日子过得拮据,但一家人永远不缺少的是温馨与欢乐。戴连第明白:“我深知地震时孩子们已经懂事,她们拥有值得骄傲的亲生父母,尽管我和妻子尽了一些做父母的责任,但我们没有权利让他们忘掉自己的真实身世。”戴连第夫妇没有让孩子们改变称呼。而今,四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工作,过着幸福的生活,戴连第夫妇俩非常欣慰。更令他们骄傲的是,三个“女儿”的反哺之情,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般孩子对自己亲生父母的程度。

  今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竖起抗震碑,用鲜花与水泥铭记那个时代柔弱的肝肠以及掘地求生者钢铁般的意志。在唐山人的心中,总有一种感恩之情,他们把唐山市称作“感恩”之城。

  的确,唐山是一座充满爱心的城市,这种爱心的迸发,在唐山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40年前的大地震,让许多唐山人失去了亲人和家园。在抗震救灾中,唐山人民深切体会到了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的分量。爱心意味着生命与责任,意味着生与死的选择。经过劫难,人们对爱心的认识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爱心的碰撞是一种群体的力量,爱心的传递是一种永恒的力量。唐山人民传递着爱心,锤炼着爱心,使爱心不断发光发热。直到今天,爱心依然是唐山最为亮丽的一张名片。

关键词:感恩,唐山人,名片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