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打卡”折射体育文化教育的困境
近年来校园长跑猝死事件时有发生,大学生体质问题持续引起社会关注。近日,北京师范大学提出,将对2016级本科生的课外锻炼实行运动打卡考勤,未完成规定次数,将影响体育成绩及奖学金评定。(8月2日《新京报》) 为遏制大学生体质逐年下滑的趋势,高校管理者没少操心,也制定了各种针对性措施,但效果普遍不理想,大学生体质变弱的趋势仍在持续。国家体育总局和北京体育大学联合编撰的《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不如中学生。同时,对诸如“跑步打卡”之类的措施,很多大学生不买账,社会上对此也存在不少争议。 这就是高校体育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一方面,大学生体质下降已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警惕,教育部门和高校也推出了很多措施;但另一方面,大学生运动量和运动意愿不足、体质下降的趋势依旧没有改变,任你喊破嗓子,他就是迈不开步子,仍宅在宿舍、沉溺于网络。体育教育根本上还是体育文化教育,不改变大学生骨子里的运动理念和思想,再多再严的措施也会事倍功半。 比如“跑步打卡”,对部分热爱运动的学子来说,纯属多余,强制参与反而引人反感;对那些宅男宅女来说,约束力不大,他们轻而易举就能把制度架空,结果只打卡不跑步。管理成本过高,无法保证有效执行,加之无法剥离的强制色彩,“跑步打卡”等措施能否培养大学生的健身习惯和运动观念,令人不敢乐观。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出现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首当其冲的恐怕还是教育体制问题。在这些大学生的中小学时代,一切围绕分数指挥棒转,本就不多的体育运动往往与枯燥的体育课和被动的体育考试联系在一起,很少有人能在体育活动中找到兴趣、感到乐趣。历史欠账太多,习惯和观念已形成,想在大学补齐短板,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并非易事。 要从根本上突破困局,最重要的是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无论是大学生,还是高校管理者和体育老师,都应在这方面下功夫。对高校来说,除解决运动场地、健身器材不足等问题外,应通过多种运动形式、活动、奖励机制等,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锻炼。比如发挥体育社团自治组织的作用,通过学生自主管理提高他们对体育运动的自觉意识。 在这个意义上讲,“跑步打卡”有一定瑕疵,但并非一无是处。关键是,高校管理者不能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更不能仅仅依靠强制力量突破困境。(陈广江) |
关键词:跑步打卡,体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