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渤海潮 >> 长城时评 >> 时事快评

为什么泪水潸然

来源: 长城网 作者:边建军 2016-06-13 11:26:23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6月12日下午,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一个多小时的报告会,给人们呈现了一个真实而可敬的李保国。掌声,因内心的敬仰响起;泪水,因心灵的触动滑落。(6月13日《河北日报》)

  为什么泪水潸然?

  因为李保国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民族的脊梁。几千年过去,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被一代又一代人传承。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剧意味:播种,但不参加收获。这就是民族脊梁。“不为钱来,农民才信你;不为利往,百姓才听你。”李保国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推广36项实用技术,使许多在贫瘠山沟里“刨食”的农民一甩“穷帽”;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许多果农成了“技术把式”,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3亿元,纯增收28.5亿元;电话里900多个号码,其中农民的至少占1/3,他总是为农户和企业无偿提供技术指导,既不拿工资、也不持股份,有时还贴上自己的科研经费。在被查出糖尿病、疲劳性冠心病后,他全然没有将病魔放在心上,“活着干,死了算”是他的工作态度。他坚持工作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付出,让太行山140万亩荒山披上绿装,让农民走上了富裕之路。他是我们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民族脊梁,是顶天立地的河北栋梁!

  因为李保国高扬了共产党员的旗帜。“我见不得老百姓穷。”他牢固地树立并始终不渝地实践了共产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忠于党、忠于人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立党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对待人生之路上所遇到的一切问题。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百姓心中有杆秤,只有真心行动和付出,才能换来他们衷心的拥护和爱戴。李保国心中始终装着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30多年来扎进山区,致力于林业技术开发与推广,让乡亲们脱贫致富。他常说:“我是党员,就应该带头把事情做得更好。”他时刻听从党的召唤,始终冲在扶贫攻坚一线,充分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党性。他为改变太行山的面貌而呕心沥血,忘我工作,从来不计回报,真正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最高精神追求,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诺言。他是新时期河北省党员的杰出代表,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忠诚实践者,是一个纯粹的人、大写的人!

  因为李保国昭示了知识分子的道路。知识分子只有扎根基层、与人民结合,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就应当把实验室建在田野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李保国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一年200多天扎在山里,始终坚持一个理念:“生产为科研出题,科研为生产解难”。他的“两聚”造林理论、荒岗造林技术和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产生于社会实践、检验于社会实践、服务于社会实践,给太行山系上既有显著生态效益,又有显著经济效益的“金腰带”。他走出了一条科技为社会提供直接有效服务的道路,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谱写了一曲教学、科研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农民群众相结合的壮丽颂歌,为河北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太行山区人民脱贫致富作出了突出贡献。李保国精神是我国知识分子心系国家、心系人民的传统美德在新形势下的继承和发扬,是对老区人民深厚感情的凝结。他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李保国告诉我们,什么是当代知识分子的责任、使命和担当!

  一个内心只有自己的人,很快就被群众所忘记;一个内心没有自己的人,人民将永远怀念着他。

  人民呼唤李保国!

  李保国精神永存!(边建军)

关键词:李保国,进事迹报告会,太行山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