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渤海潮 >> 热点推荐

建立完善长效机制,让控烟之手硬起来

来源: 长城网 作者:芦静 2016-06-01 08:48:34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导语:第29个世界无烟日到来之际,一些陆续出台控烟条例的城市被曝出控烟效果并不明显,一些人在公共场所吸烟的陋习并未得到有效纠正。近两年,控烟立法工作取得很大进展,在这种背景下,控烟之手不能止于“纸上谈兵”,公众要勇敢向违规吸烟行为说不,执法者更要展现落实控烟法规的决心和智慧。

  控烟条例难落地

  拷问控烟执行力

  现实操作对于控烟的重要性,或许从前不久的上海“赤坂亭品牌总监辱骂孕妇事件”中可以窥见一斑。据有关报道不难看出,事情本身并不复杂,即有女顾客在该品牌餐厅就餐,要求店长阻止邻桌顾客吸烟,但这位自称“赤坂亭总监”的吸烟者却指责投诉者“烟是我抽的,我把你单买了,你可以走了”,并喊着让对方“滚”。不过,这位只遭遇了语言暴力的女顾客还算“走运”,5月8日,苏州一位公交女司机因为劝阻一名男乘客在车上吸烟,竟遭后者扇耳光、揪头发、掐脖子等殴打;2月,两名志愿者在北京财富中心附近劝阻违法吸烟行为时,其中一名志愿者被打成右手小指骨折。诸如此类,无不凸显落实控烟之难。

  无论因何打人,自然有相应法律惩处,相比之下上海的“辱骂孕妇事件”在落实控烟这个话题上倒非常具有典型性。这个事情尤其值得深思的一点是,吸烟者来自餐厅的管理方。按照事发大厦管理方说法,整个商场除了每层楼设置的吸烟室外,其余包括所有商铺、走廊等公共区域全面禁烟。但那位原本该落实上海市公共场所控烟条例的“品牌总监”,不仅对规定视而不见,反而对女顾客出言不逊,嚣张程度无异于知法犯法。过去几年,很多城市都陆续出台了本地化的控烟条例,但考虑到顾客之间劝阻可能引发冲突,就必须强化商场、餐厅、车站等公共场所的经营者在落实条例方面的主体责任,总不能指望消费者个人在这些场所“奋起反抗”或“路见不平”吧,否则这些条例就有变成一纸空文的危险。

  禁烟手段遭遇困难

  从签署加入WHO《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到《公共场所控烟条例》征求意见稿出台;从新烟草消费税的实施,到“北京最严控烟令”的面世;从“影视剧烟草镜头监控”到“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近20年来,拥有3亿多庞大吸烟人口的社会几乎是在“立体化”地推动控烟进程,综合运用了立法、行政、经济杠杆、舆论引导等多种方式,一路闪转腾挪、踉跄前行。

  正如媒体上持续讨论的一样,各种禁烟手段都遭遇了一些困难。立法在公共场所控烟,一般会遇到监督难落地、执法难覆盖的问题;调涨烟草税价,因幅度过小对烟草消费行为的影响十分有限;领导干部带头禁烟,引起了“如何监督”的舆论困惑;控制吸烟协会给烟草镜头过多的影视剧“颁发”“脏烟灰缸”奖,以示警示,却有评论批评其“或逼出艺术虚假”。此外,围绕控烟,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也依然激烈,烟草企业在增加警示包装上的“不情不愿”,吸烟群体与控烟专家在公共场所应否设置吸烟区的博弈,都让很多人对无烟社会的实现抱有焦虑。

  落实控烟法规任重道远

  控烟行动难落实,主要源于缺乏强制手段。在餐饮、宾馆等公共场所控烟,执法人经常面临取证难、执法难等尴尬;控烟多以“公益活动”面目示人,很难形成普遍性的约束机制。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对领导干部不能在公共场所吸烟、应劝阻他人吸烟等提出要求和规范。但现实情况是,楼道、会议室、办公室、厕所等场所依然烟雾缭绕。有些单位如果“一把手”是烟民,地方控烟条例则形同虚设;即便“一把手”自己不抽烟,单位内部控烟往往也缺乏有效监督,控烟规定的执行力有限。

  控烟工作要想取得更大成效,领导干部一定要身先士卒。各单位负责同志应充分意识到控烟的重要意义,本着对公众健康负责的态度,严格落实控烟法规要求。控烟执法部门要动真格、出重拳、强落实,真抓严管促进控烟地方法规落地。对群众关注度较高的公共场所,尤其是妇女儿童、青少年聚集的公共场所,控烟执法部门应加强执法监督,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让控烟之手硬起来。

  “不吸烟”要成为一种文化

  控烟确实没有毕其功于一役,但不得不说,这些手段还是提升了整个社会“观念的水位”,让“控烟是正义的”“无烟是正常的”成为一种常识和共识。从前,烟酒待客是一种民俗和人情,酒吧、饭店等公共场所被认为是吸烟的娱乐场所,吞云吐雾和互敬香烟被看作正常的社交礼仪;现在,正规的社交场合已经很少看见敬烟的场景,不在不吸烟者、尤其是不在老幼面前吸烟逐渐成为礼貌,甚至,是否遵守公共场所的吸烟规定,也潜在地成为了判断一个人素质的标准。

  两个最新的调查数据可以在宏观层面支持这种日常观感。一是,去年无烟日央视旗下“中国城市居民调查”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10年间,我国的吸烟率下降了7个百分点。二是,日前北京市疾控中心和中国控烟协会青少年控烟委员会联合发布报告称,近10年来北京市中小学生尝试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均呈下降趋势。可以看到,多样的控烟措施经过持久发力,已开始深度雕刻社会。

  规则产生文化,而文化一旦成形,就有着更持久和绵密的影响力,抵达单纯“禁”与“控”不能抵达的地方。中国控烟还有漫漫长路,但以往的控烟举措,不只完成了烟草社会危害的普及,也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公共关系中的群己界线、人我关系,确立了新的社交礼仪。这肯定会反过来推进控烟进程,让“不吸烟”最终成为一种文化。

  (据新华社、南方日报、京华时报等综合)

关键词:世界无烟日,控烟,公共场所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