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长城时评>>时事快评

让京津冀协同发展行驶在绿色轨道上

来源:长城网 作者:魏金改 2016-02-29 09:00:01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京津冀协同发展之绿色发展篇

  近日,《“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正式印发,是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十三五”规划,《规划》明确了京津冀地区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制定了9个方面的重点发展任务,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统领,三地一盘棋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规划》印发实施,恰逢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26日在北京发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讲话两周年,可谓意义重大。《规划》要求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整体实力将进一步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协同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首都“大城市病”问题得到缓解,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取得积极成效,制约协同发展和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得到破解;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京津冀协同发展,从正式提出到《规划》出台,已有两年时间了,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生活,特别是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会不会得到提升和改善,这是老百姓评价规划秤杆上的那颗星。

  走在京津冀大地上,这两年的雾霾压的实在让人心里沉甸甸的,2014年京津冀地区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有11个城市排在全国污染最重的前20位,人们渴望蓝天、绿水比任何时候都迫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只要空气好了,天蓝了、地绿了、水清了、路不堵了,环境宜人了,京津冀也就真正实现了一体化。

  检视以往粗放的发展方式,只有坚持绿色发展,让京津冀发展行驶在绿色的轨道上,才能让百姓实现宜居生活,才是《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首先要坚持产业绿色发展。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在于产业的绿色化。京津冀区域内全年燃煤高达13亿吨,占全国煤消耗量的三分之一,水泥、钢铁、炼油、石化等高污染企业数量多、规模大。产业不转型升级,就谈不上生态环境的改变,因此要对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项目坚决说不,加大对现有存量的压、转、改,对于问题较大的要坚决关停。同时要围绕“绿色+”做文章,大力发展“绿色生产线”,从产业领域来说,可以有绿色+能源、绿色+冶金、绿色+农业;从生产和销售领域来说,可以有绿色+制造、绿色+管理、绿色+技术、绿色+物流。从政策领域来说,每一项社会政策的出台,都应当将“绿色+”的理念考虑进去。

  二是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显现的“城市病”,归根到底是生态环境意识薄弱。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减少了绿地和湿地;城市布局过度集中、能源过度消耗、水资源过度开发、污水肆意排放、交通拥堵、产业结构失衡、单纯追求GDP等,超出了水资源、水环境、大气的承载能力,是造成京津冀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导原因。因此要坚决摈弃以往的发展模式,三地要统一治污标准,统一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统一划定生态红线。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依靠法治,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必须“零容忍”。

  三是构建严格、统一的绿色考评体系和责任追究机制。京津冀地区应率先试点示范绿色核算,把以往GDP考核定为绿色GDP,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对各级政府和干部的绩效考核,并作为重点考核内容一票否决。

  用壮士断腕式产业调整来加快生态环境的改变,让生态政绩观来为绿色发展奠基护航,借协同发展机遇,让三地携手共同营造良好的宜居生活环境,让生活在京津冀的人们感觉舒适、和谐、美好。我们期待沐浴在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阳光下,明天的全面小康生活一定更美好。(魏金改)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绿色,十三五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