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雾霾的受害者
●汪金友 有一个经济学教授,近日在一档电视节目中说:其实北京不是最脏的城市,河北的地方城市、地级市脏多了。北京倒霉就倒霉在生活在穷人中间。北京要想消灭雾霾,那就得让河北省把工业都停下来,因为河北的工业排放十分厉害。河北人很脏,而且还很幸福,因为他们对这种脏适应了。如果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特别干净但是饿得发晕,一种是吃饱了的撑的,河北人就自然选择了后者。 这些话一出来,就在河北炸了锅。这几天,无论是微信上还是论坛上,很多的河北人都在转发这段视频。而且大多义愤填膺,怒不可遏,强烈要求这位教授向河北人道歉。有的还指名道姓,说这位教授也是河北人,长大去了北京以后,便忘了家乡忘了娘。 我也是河北人,看了这段视频以后,和那些视频的转发者一样的愤怒。你可以说河北穷,你可以说河北落后,但你说河北“脏”,说河北“笨”,说河北人“饿得发晕”,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 污染是个全国性的问题,不仅河北有雾霾,北京有雾霾,就连杭州、苏州那些天堂般的城市,也经常出现雾霾。难道全国的雾霾,都属于“河北制造”?当然,我们知道,河北是雾霾比较严重的的地区之一。在全国的空气质量排名中,河北的城市,也经常出现在最后几名。 全国的雾霾之所以严重到今天这个程度,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发展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一直在政府机关工作,亲身体验是,在当初全国各地风起云涌招商引资的时候,各种文件、各种媒体和各级领导所强调的,都是胆子要大一点,步子要快一点。无论什么厂,能建起来就是好厂;无论什么钱,能引进来就是好钱。似乎没有人说过,这些工厂若干年之后,会产生多少的雾霾,造成多大的污染。 而且30多年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靠海吃海,靠山吃山。河北有铁矿、煤矿、石矿,有水稻、小麦,自然就会依据这种资源优势,建钢厂、铁厂、水泥厂、陶瓷厂、造纸厂等。当你抱怨河北的污染太严重的时候,不要忘了,你家住的漂亮的新楼房,用的可能就是河北生产的钢材和水泥。 污染的确很严重,雾霾真的很难受,但现在不是追究历史责任的时候。没有以前的发展和建设,可能没有雾霾,但也不会有现在这样的生活。发展中的问题,只能靠发展来解决。而且我们现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发展经验,有能力创造财富,也有能力治理污染。 那位教授在电视节目中讲,河北人现在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特别干净但饿得发晕,一种是吃饱了撑的但保持污染。作为一个教授,说话怎么如此极端?即便没有一家工厂,河北人也不会“饿的发晕”。因为这里的平原土地,肥沃着呢。现在很多的水稻,亩产已经达到1500斤;小麦和玉米双茬,亩产更在2000斤以上。 《中国青年报》曾经发表一篇文章说,为了实现“天更蓝、水更清”的目标,河北正在忍痛“割肉”。对于河北经济而言,关停工厂,降低产能,减少排放,确实会像“割肉”一样地疼。每一个企业,都要依靠生产来支付工资、偿还贷款;每一个地方,都要依靠税收来改善民生、维持运转。而他们就像战场上的勇士,宁可个人“负伤”甚至“牺牲”,也要保证整个战斗的胜利。 过去,我们只顾着发展,结果被雾霾钻了空子。现在,我们都是雾霾的受害者,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在2016年河北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这样的奋斗目标:“PM2.5浓度较2013年下降40%,污染严重的城市力争退出全国空气质量后10位。”在雾霾面前,我们需要的是实际行动,而不是无端的指责和抱怨。 |
关键词:经济学教授,雾霾,受害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