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城市“雾霾病”,需要理性和理解
近一年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多个城市空气质量转差,大范围出现重污染天气。使以前被忽视的大气污染的问题成为每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无力的焦虑和无解的迷茫,不知道怎么去消除。地方政府以协调联动,精准施策,开始治理雾霾,但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理性的看待。这种理性与政府的决心、行动结合起来,才能形成防治污染的合力。 必须要有“过程的理性”,也就是有耐心等待治理的过程,而不是立刻需要看到“不再有雾霾”这个结果。那种寄望“治雾必须立竿见影”的思维,不仅不切实际,也会形成一种非理性的舆论压力,使承受压力的政府部门采用急躁的方式和手段去治霾。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是,雾霾虽然很严重,但解决这个问题无法做到立竿见影,而需要一个治理的过程。雾霾虽是近几年才集中爆发,但并非是因为防治比以前松了。环境的恶化是一个过程,环境的承受力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于是雾霾爆发。既然恶化是一个过程,那治理绝不是指日可待的事,也需要一个过程。 必须要有“平衡的理性”,也就是在各种利益中进行平衡,因为政府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治理雾霾这唯一难题,还要面对很多问题,如协调多种利益关系。一些人把污染防治和雾霾治理想得特别容易,实际上雾霾形成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不光有产业性污染,还有现代生活带来的弊病。为了解决雾霾问题,即便是关停污染企业,事实上也需要面对极为复杂的冲突,比如下岗职工的安置及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政府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让一部分人的生活得到妥善的安置。因此在治污的过程中还需要在诸种利益中进行平衡,不是想像中的“一刀切”那么简单。 必须要有“自省的理性”和“参与的理性”。比如限行汽车单双号、焚烧秸秆等等。既然总是抱怨雾霾严重,涉及到我们自身的问题为什么不能自觉呢?说到污染防治,许多人都会把责任推给政府,可像这样的公共问题上,每个人都应该成为改革者,雾霾才不会成为一个无解的问题。也许每个人都参与到治理雾霾的大环境中,而不是将治霾责任推给别人,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有的美德。 我们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接受这样的事实,我们为大气污染防治投入了很多精力,雾霾在一段时间中仍会不断造访,甚至还很严重,是我们必须要承受雾霾治理中的过程。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理性的看待,与政府的决心、行动结合起来,才能形成防治污染的合力。(贾敏) |
关键词:雾霾,空气质量,大气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