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即兴发言

“熊孩子逼停动车”是安全教育之殇

来源:长城网 作者:芦静 2016-01-07 09:59:51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导语:铁路部门介绍,襄阳4名小学生为了看看碎石被火车碾压后的样子,通过铁路防护网排水沟钻入铁道线,将碎石放置在铁轨上,导致两列动车被迫紧急停车。其中一列动车车窗玻璃被弹起的碎石击中出现裂纹。4名小学生被民警查获,受到询问和批评教育,其监护人将进行经济赔偿。

  小学生铁轨上放石子逼停动车不是儿戏

  这4名小学生的行为相当危险。对公共安全来说碎石放置在铁轨上极其容易引起列车故障甚至脱轨等严重事故,而列车上有几百上千的乘客,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对于他们自己来说,越过铁路防护网,进入有高速动车运行的铁道线,铁轨上不定什么时候就有列车飞驰而过,在铁轨上或附近逗留是有生命危险的。即便侥幸没有列车通过,铁轨正上方的高压接触电网也极易引发触电事故。虽然事后调查发现这4名小学生都不满十四周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予处罚。铁路公安机关的处理方式是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并向4名小男孩所在的学校、社区进行通报,签订了安全协议。对铁路部门造成的损失,他们的监护人将面临着经济赔偿责任。

  “熊孩子”逼停动车,家长难逃其咎

  是一张开给父母的“罚单”

  “熊孩子”不以自我为中心,大人细微处对他们的影响,往往是发散的效果。而因他们的无心之失造成的伤害,却让成人世界不堪重负:划伤小区54辆车、打开消防栓水淹电梯、倒可乐洗钢琴……总之,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但在焦头烂额的背后,那些做父母的,更应该好好反求诸己。

  父母的行为举止,更容易对“熊孩子”造成影响。自己总闯红灯,小孩就会收到规则破坏的信息;自己驾驶机动车简单粗暴,小孩就会淡化交通工具的可能性伤害……久而久之,“熊孩子”也就有了逼停动车的“熊胆”。可见,一个“熊孩子”的背后,免不了“熊爸”“熊妈”的影影绰绰。而因逼停动车造成的设备和经济赔偿责任,也应该认同为是一张开给自己的“罚单”。

  暴露父母监管缺位

  如果说熊孩子年龄太小不清楚自身所作所为的危险性,但是家长和老师不可能不清楚其中的危险。就像应从小告诫儿童不要随便玩儿火、电器不能沾水、家住高层的居民,应从小告诫儿童不要往楼下丢杂物,既然住在了铁轨附近,学校和老师就应当将与铁路相关的安全知识告知儿童,并做好监护和管理。

  襄阳四名小学生为他们所为受到批评教育,他们的监护人也将面临进行经济赔偿。然而,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此次“熊孩子逼停动车”的教训,为铁路沿线的学校、家长敲响监管的警钟。加强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不但有助于防止懵懂的熊孩子们“一失手成千古恨”,对他们成长后的生活仍有积极作用。

  在进行经济处罚的同时,警方不妨创新处罚形式,拿出赔偿资金的一部分作为宣教经费,组织学校和部分家长在沿线村庄、学校、集市等人流聚集的地方进行“熊孩子人身安全教育”,变事后惩戒为事先预防。

  曾有人戏称:“每个熊孩子都曾是天使”。那么,家长和学校的监管,将成为呵护他们的双翼,他们的成长,需要监管保驾护航。

  不能用一句“无知者无畏”轻轻带过

  首先,学校在对于动车的安全宣传教育上还应加强。动车通常时速都不会低于200公里每小时,高速列车对于沿线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任何一个小小的冲击在这个狂奔的钢铁巨龙面前都会被数倍放大,对列车安全造成威胁。同时,随意接近线路对于侵入者本身的人身伤害也是不容小觑的。所以,对于高铁沿线居民,特别是沿线的中小学的高铁安全知识教育,应该加强再加强,从危害到危险、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应详尽的讲解,多种方式广为宣传长期宣传。

  其次,发生危及行车安全的事件后处罚力度还应加大。动车因高速而使其一旦发生意外,将比普速列车具有更大的危险性和更大的损失,所以不能等同于对待普速列车的处罚方式,而应加大惩罚力度并广为宣传,毕竟在公共安全领域,事前防范要远远胜于事后处理。

  最后,铁路部门也要在动车运行路线防护上不断完善。动车运行区间长、速度快,不确定因素很多,除受气候等外部因素影响外,外界干扰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在线路沿线防护封闭上想细做全,在沿线居民密集处所加强巡视,发现防护网破损及时修补,并在居民出现较多处所设立醒目的宣传标语和警示牌,做好防护及提示工作。

  小学生对于很多问题的判断不同于成年人,虽然不能一味的批评,但是也决不可随意的放纵。“无知”就要告知,“无畏”就要令其生畏,毕竟面对列车上千百条鲜活的生命而言,所有对其安全造成威胁的借口都是苍白的。

  (据四川新闻网、东北新闻网、长江网、红网等)

关键词:小学生,逼停动车,赔偿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