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万人弃考,请慎言“国考回归理性”
导语:11月29日17时,2016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俗称“国考”)正式落幕。本次考试共有139.5万多人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近93万多人实际参加考试,超46万人弃考。考试当天,全国共有近10万名监考、巡考和考务工作人员为考生提供服务。 不能断言“国考”遇冷 不能说明什么 也许是有些考生产生畏难情绪,也许是被“打虎拍蝇”吓到了,也许是对“油水日寡”没有了期待,“也许”还有很多。总之,不能因为招录比稍有降低,就过度推理,认为公务员招录考试发生了“质变”。在笔者看来,国考仍在“高位运行”,报考人数没有本质减少,考生心态没有调至完全理性。 所以,我们不该只是去关注报考人数的多寡,更应该去关注莘莘学子的职业规划。在二三十岁这个“黄金阶段”,在机遇喷发的时代,每个考生都要对自己负责,不要再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要慎重做出自己的选择,准确分析自己的职业定位,坚定职业追求,把职业当做事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既然公务员也是一份很普通的职业,那么就从减少关注开始吧。(郭雪营) 不能改变权力作为的核心常态 辩证地看,你既然承认“国考”有热火朝天的时候,必然意味着它也会有门庭冷落的时候。“最好考”也好,“最苦”也罢,其实一场考试并不能改变权力作为的核心常态。更重要的是,在365行里,任何一种职业的价值期许与社会评价,有着漫长而稳固的形成过程,谁也别指望三五年就大幅扭转一个行业在大众心理中的择业定位。即便在今天,“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价值观,依然深刻左右着不少国人的行为选择。就算公务员这个行当“性价比”陡降,公众对其评价与认可,也不会在三五年之间就快速转身。 46万多人弃考,当然也能说明一些问题,但如果脱离复杂而具体的语境,起码不能说明“国考”就此遇冷。也许我们希望“国考”能适当冷静下来,但这不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就能梦想成真的。面对唱衰“国考热”的声音,考生不会当真,政策制定者也别太当真了。(邓海建) 请慎言“国考回归理性” 虽然今年弃考人数不少,但也有其他的客观条件。比如,今年是“最严国考年”,《刑法修正案(九)》实施后,出现作弊行为将最高获刑7年,这能在一定程度上震慑一些意图不轨的考生,同时会增加弃考人数,但与理性无关;再比如,国考落幕后,网络上便有不少人吐槽称考点设置不合理,很多在城边边上,不少大城市都是“堵城”,自己稍微睡过头就无法赶上考试了,只好选择“弃考”,这同样与理性无关。 46万人弃考,对“国考回归理性”而言,并非由此及彼的逻辑命题。若以此断定“国考回归理性”,必然会带来误解与误读。当然,推进与促使国考回归理性,还需要进一步努力。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曾经表示,“很多受教育程度良好的年轻人,都挤着想去做公务员,这是一种严重的浪费。”诚如斯言!那不断地减少公职队伍的“灰色收入”,确保充分的财政透明,则是应有之义。 46万人弃考,请慎言“国考回归理性”。毕竟在这背后,还有许多不得不考虑的外部因素。而事实上,当46万人弃考本身依然引发关注,依然成为新闻便足以说明:国考降温,或许才刚刚起步,任务仍然任重而道远。若“国考回归理性”,最起码关注应该回归理性。社会的关注,也是民意的一种写照,当社会仍然不把公务员当一个普通职业,国考降温其实无从谈起。(龙敏飞) 期盼国考“弃考”不再是新闻 这无疑是一个深度变革的时代,各项改革举措的推进,首先改变的必定是人们的观念和思维,年轻人的就业观念,也正在被这个时代所变革。以前公务员岗位是“金饭碗”,工作稳定、待遇福利好、令人追崇。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年轻人的个性和创造力正慢慢被激发出来,年轻人就业观念的转变,使得国考从“争过独木桥”到淡然处之,只是多个就业的机会,这种转变和进步,让我们感知到了这个时代前进的脚步声。不少毕业生说,自己最想去的还是企业,去企业或者自己创业,这无疑是年轻人敢于去闯去创新的一个风向标,君不见,现在很多大学生一毕业甚至还在读书阶段,就已在自己创业,有的还闯出了令人惊艳的一方天地!自己的才能和个性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施展之地,公务员岗位的诱惑,当然是在不断降低了。 当然,深度变革的还有公务员队伍建设和监督增强的体制背景。因为,这几年里,随着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央密集地出台了十多部约束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各项行为的规定,涵盖了公务员工作生活的各方面。特别是在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背景下,公务员已经是越来越不好当了。以前不少公务员因为手中权力而能获得的“灰色收入”,已越来越多地被关进了“笼子”——当公务员,已经是一个风险度越来越高的职业,不是那么好混日子了!这种正常、合理状态的回归,正逐渐让以往公务员那种不正常的行业状态成为“过去式”,从某种程度也影响了国考的激烈程度。眼下,不少公务员甚至是领导干部辞职跳槽,不正是这种变革的苗头吗? 可以预料的是,随着时代变革步伐的加快,年轻人对待国考将会越来越理性、冷静、客观——让适合创业的去自己创业,让有志于为人民服务的去报考公务员,都是一种常态的人生轨道,而没有更多的“附加”色彩——那时候,恐怕国考“弃考”就不会再是什么大新闻了!(吴杭民) (据中国青年报、西安日报、红网等) |
关键词:国考,弃考,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