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不清零后被指消耗快,掺水了吗?
导语:三大电信运营商自10月1日推出“流量不清零”政策已有20多天,但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账”。据了解,通信计量是公众最关注的民生计量问题之一,也是消费纠纷中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是不是运营商使用技术手段修改流量数据,或是消费者安装的软件“偷流量”,运营商都应该站出来自证清白。如果近期电信计量确实有问题,消费者有权索赔。 运营商该如何自证清白? 补全监管的短板 如果说以往的电话费、短信费消费争议还可以通过消费者打印相关的通话、发信记录与运营商当面理论的话,现如今,流量快速流失是否属正常消费假若完全由消费者举证,显然是困难重重的,缺乏第三方技术支撑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撑腰,消费者恐怕除了“哑巴吃黄连”,别无他法。假如运营方真的“动手脚”了,伤害的消费群体是何等的庞大,侧面也折射出补全监管的短板是何等的紧迫。 首先,手机流量往往以打包的形式出现,而打包价格10元30兆,30元100兆是如何定价的,定价的依据是什么?需要第三方技术单位确认和职能部门代表公众利益予以审核,否则,“霸王条款”和“垄断价格”的出现是不难想象的。其次,作为运营方的三大电信公司与消费者之间,需要职能部门为双方搭建一个博弈的平台,或通过价格竞争、或通过优质服务,让消费者有选择的余地,让运营商有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的压力和动力。最后,对消费中产生的争议和纠纷,需要一个专业的、公信力较强的协调、解决平台。一方面能利用技术的、信息的手段厘清流量的使用情况,为双方争议的解决提供强有力的事实说服力;另外一方面,能对运营商起到足够的威慑力,令其合规经营,挣取适中的利润。 作为全世界手机拥有量最多的国度,手机流量费无疑是牵涉面最广的民生大事,解决好流量费的相关质疑,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对此,相关部门不能“光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了。(徐义闯) 监管要“看得见” 在“提网速、降网费”的背景下,如果运营商在实行“流量不清零”之后,阳奉阴违地搞流量“跑得快”,性质无疑十分恶劣。当然,消费者流量“跑得快”的主观感觉,也并不一定就准确。但必须明确的是,无论运营商是否使用技术手段修改流量数据,抑或是消费者自己安装的软件在偷流量,面对舆论质疑,运营商都应该及时站出来自证清白。因为用户没有办法精确判断手机流量使用情况。 除了呼吁运营商自证清白之外,其实更大的问题还在于监管的缺失。要验证流量是否“跑得快”,关键要让监管“看得见”。动辄缺斤少两的市场,往往都是监管乏力甚至虚设的市场。如果某个市场完全依靠经营者的自觉,消费者也就难获公平秤,出现缺斤少两的现象也就毫不奇怪。 所谓“流量不清零”,决不能演变成运营商通过偷流量“帮助”消费者清零。在经济利益面前,诚信经营不会是嘴巴上说说就有了的,监管“看得见”流量才不至于“跑得快”。(舒圣祥) 应建立起规范的处理机制 对于公众“流量不清零后消耗快”的吐槽,运营商们别只是澄清。对于类似的投诉,运营商应建立起规范的处理机制,对于每一起流量异常的成因,都应调查清楚,给民众看得见的公正。如果是运营商的问题导致的流量异常,该问责问责,该道歉道歉,绝不能大事化小。如果非运营商方面所致,也不意味着运营商可以无所作为,通过技术手段帮助用户做好流量监控,对用户出现流量异常及时进行告知,对恶意软件进行封杀和阻拦,这些运营商在技术上都不难做到。 从监管层面讲,对于流量消费这样一种新型消费,目前监管手段显然没有跟上,此外,流量消费作为通信消费的一种,监管权力较分散,由通信和质监两家掌管,其日常的监管情况公众也并不了解。所以,将监管权力有效整合,并动态公开监管过程和结果,这才有助于打消公众顾虑。 总之,流量不清零后,公众获得感很弱,反而觉得跌进“偷流量”陷阱,一个惠民政策引出这样的“故事”,相关各方需要好好想一想了。(于平) 别让质疑之声淹没流量福音 如果一项惠民政策非但不能使民众满意,反而可能激起民众的不满情绪,那么毫无疑问是在政策具体执行当中出现了偏差或漏洞。针对流量不清零后消耗过快的质疑,运营商理应通过自纠自查证明自身计量体系的准确性,并通过典型案例查访分析总结出用户流量消耗的真实原因,从而化解民众心中的层层疑问。否则,一旦质疑之声蔓延,淹没流量不清零的福音将使流量不清零政策难以发挥实效,甚至会导致运营商逐渐丧失用户的信任与支持。 (据北京青年报、新京报、红网等) |
关键词:流量,清零,消耗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