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时政经济

从扶贫队到“收礼队”总共要几步

来源: 京华时报 作者: 马九器 2015-07-26 08:59:09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扶贫”和“收礼”本来是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概念,前者隐含“帮助”“慈善”,后者蕴含“交易”“拍马”。偏偏就有些公职人员,以“扶贫督查”的名义检查工作,查着查着工作内容竟然异化成了“收受礼品”,剧情急转直下,看得人瞠目结舌。

  22日,新华社对此做了报道,剧情大致如下:湖南岳阳市委市政府派出一支扶贫督查队去基层督查扶贫工作,结果拗不过村干部的古道热肠就收下了土特产;后来大概是感觉这步子迈得太大,风险太高,吃到嘴里的礼物又退回去了;当地扶贫办对这些“收礼队队员”进行了严肃批评,并责令作出深刻检讨。

  要不是有人把事情捅出去,扶贫队变“收礼队”的闹剧,恐怕就无缘让广大观众大开眼界了。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以“奉献”“帮助”“付出”为本职工作的扶贫队,面对贫困地区干部送来的土特产,为什么就管不住自己的手呢?不妨用个通俗的小品台词来分析下吧:从扶贫队到“收礼队”,总共要几步?

  至少得三步。

  第一步,把纪律不当回事。据了解,“在督查队成员出发前,我们把他们喊到办公室强调了相关纪律问题,并且严禁他们收受礼品和土特产。”既然纪律讲在前,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每位扶贫队员心里理应有把尺子,哪能“斗胆”收了呢?不管什么理由,一旦伸手,其实就与扶贫队员的身份不匹配了,原则、纪律和底线也随之被突破了。

  第二步,把自己太当回事。“官大一级吓死人”,何况从市到村,中间隔了几层级别呢。在这种心理驱使下,“扶贫”仿佛变成了“施舍”,扶贫队仿佛成了慈善家,受到恩惠的“穷人”意思意思、表示一下,仿佛也成了一种“礼尚往来”。当然,不排除有个别老百姓的心意难却,但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为保证扶贫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无论如何,也不应收受礼品。

  第三步,把监督不当回事。扶贫本来是非常严肃的公共责任,老乡们“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一丝一缕物力维艰”,可还是不把收受礼品当回事,还是收了,这说小了是违纪,说重了是受贿。可见,在“付出代价”方面侥幸心理严重,对于监督,自以为很远很软,未曾想到伸手就被捉。

  习总书记说,“党员干部要以道德赢人心”“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这是提醒更是要求。对从“扶贫”到“收礼”的大尺度演绎,仅仅批评教育、做个检查了事,代价之低令人咋舌。如果不把上述“三步曲”捏紧掐死,不把下基层的纪律抓严抓实,另类大尺度演绎,恐怕还会换个姿势继续上演。(马九器)

关键词:扶贫,收礼,受贿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