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师细数招生怪象:家长要奖学金坐地起价
【对话招生教师】 “招生战”已持续多年 经济欠发达地区争抢最激烈 记者:学校方面对招生工作有具体的目标要求吗? 王飞:北大这边没有,我们更多是出于老师们自己的一种责任感,希望为学校招来最优秀的学生。清华那边,压力可能要大一些。 记者:清华大学的压力来自哪里? 王飞:这和两所学校的风格有关,历来清华大学在人们眼中的印象就是严谨、朴素,而北大则是民主、自由,对于18岁的孩子来说,北大的风格可能更有吸引力。私下我在和清华招生组的朋友沟通时,他们也说过,如果不采取一些竞争手段,一大部分高分考生可能就直接选择北大了。 记者:这也导致了两校如今在招生时非常激烈的竞争? 王飞:对,这种竞争实际上已经持续多年了,只不过之前因为清华将部分高分考生隔绝的做法让我们很被动,今年我们也提早做了些准备,才出现了两校招生组在考生那里“撞车”的情况,让这种竞争被曝光出来。 记者:两校在各地的招生目标是什么? 王飞:就是最优秀的学生,这也是国家给我们这两所学校的定位。两所学校的目标都是高分考生,目前情况下,通过高考的分数筛选人才也是最公平的方式。 记者:吸引高分考生的方式有哪些? 王飞:奖学金和专业上的选择,其中奖学金的数额学校是有要求的,清华在这方面,数额要比我们高出不少。 记者:这种方式确实会起到作用吗? 王飞:对于一些家庭相对困难的考生,这确实是有效果的,家长也会有这方面的考虑。另外还有一些外在因素,则来自考生的中学,这涉及这些中学和清华、北大两所学校的合作。 记者:每个地区都会有对高分考生激烈的竞争吗? 王飞:类似北京、上海和南方一些经济发达地区都不会出现,比如北京今年的文理头名都报考了北大,但我们之间一点接触都没有过。这些地方的考生通常家庭条件不错,成长的氛围也导致他们有较强的自主意识,那些所谓的拼抢手段对他们并没有作用。激烈的竞争,主要还是出现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记者:这是种暂时难以改变的大氛围? 王飞:对,教育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不平均,是一定的原因。 记者:那具体的两校的招生工作,有没有什么避免过分竞争的办法,比如达成一种默契? 王飞:其实是可以的,两所学校的目标都是保持一个高分数段。差个几分,学生并没有什么差别。分数线上的竞争,更多是为了满足社会大众的眼光。 两所学校虽然在招生时不会沟通,但都知道对方已经和哪些高分考生谈妥。大家完全可以坐下来,商讨一个各自都满意、相差不多的录取方案。可一旦有一方想压对方一头,这种默契就会被打破。 记者:尖子生们到了大学校园里,会受到之前录取激烈争抢的影响吗? 王飞:不会,就我所知,他们的光环会在学校里很快消失,有些头名甚至会拿这个身份“自黑”。可以说,两所学校的学风都很好,完全与招生时的这种状态不同。 记者:如今,两所学校的激烈竞争被曝光出来,你认为明年还会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吗? 王飞:现今的情况,这种竞争会一直持续,即使有政府部门的干预,这种竞争只会变得更加隐蔽。 记者:你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 王飞:我觉得学校方面看见了,并不会有太大触动或改变。我更多是写给未来的考生和家长的,希望他们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也希望我们的教育不要变得这么疯狂。 据《法制晚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等 |
关键词:北大,清华,招生怪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