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还是“招分”
把学生招进来,是为了把他培养成人,培养成才。如果是真正对学生负责,也是对国家负责,就要帮助考生选择、确定他真正喜欢的、合适他读的专业;这样,学生才能成才,毕业后才能愉快地为社会服务。这就需要招生老师细致了解考生个性、爱好,了解影响他选择专业的各种因素,提供有效的建议,最终帮助考生选择一个尽可能合适的专业。 昨天,读到一篇署名易寺礼的文章《我所目睹的清北招生怪相》,从文章内容看,他参加过北大招生工作。易老师说,招生的目的,“不是给每一个分数找到它对应的专业,而是给每一个人找到他最合适的归宿。这个过程在我来看是神圣的,而不是像在菜市场买菜那样功利”。但是,不幸的是,高校争抢高考状元,争抢高分考生,不择手段,不惜斯文扫地,就是那么市侩与功利。争抢生源,好像很重视、很在乎考生。从清华、北大的四川招生组互掐中暴露出来的招生内情看,与其说他们是在招生,还不如说是“招分”。他们看重的是考生的分数,目的是抬高或保持本校的招生分数线,至少不能被竞争对手超过。 昨天,媒体披露了更多名校抢高分生源的种种手段,令人大开眼界,大跌眼镜。有的学校采用“围猎术”:把目标考生请到学校参观,生活起居都在校园内,把考生的通信方式全部更换掉,屏蔽考生与外界的联系,在关键几天内让考生处于封闭环境中,让其他学校找不到他,达到猎取的目的。邀请参观,似乎很礼遇学生,实际上剥夺了他与其他学校联系,获得信息的权利,在没有比较、参照的前提下确定专业,这是对考生负责吗? 与“围猎术”类似的是“隔断术”。北大招生组曾经遇到过这种情况:招生最后一天的最后几个小时,所有招生老师的电话都被占线,他们以为都是考生的咨询电话,其实是竞争对手冒充考生打电话,让真正需要咨询的考生无法与北大招生组取得联系。这种很低级很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最终侵害的也是考生的权利。 另一个手段就是砸钱“买生源”。重金利诱考生、家长的办法,诱发了一些家长的奇货可居的心理,把孩子当筹码,轮番两边要价。这种做法,对维持本校的分数线可能有效,但是,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与诲淫诲盗相去不远了。 名牌大学的“招分”机制,还绑架了相关中学。有的中学为了获得或保持名牌大学的青睐和特殊关系,对选择另一所学校的本校考生施加压力,强行改变其志愿,令其不得不放弃心仪的学校和专业,极不情愿地接受与母校有亲密关系的高校。试想,这个学生还能快乐地度过四年大学时光吗?对这个学生来说,毕业后,不喜欢的专业就可能变成不喜欢的职业;若从事喜欢的职业,则缺乏足够的专业能力……到了这一天,学校会认账吗?后果还不是要考生自己来承担。 招生是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其运作机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大学教育的问题。大学又是整个社会肌体的一个部分,招生分数至上,体现出功利趋势,这和功利主义盛行的整个社会是同构关系。招生异化为“招分”,是大学之病,也是社会之病。 |
关键词:高分生源,招生,大学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