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热点推荐

聚焦“朋友圈”里的师生关系 搭了桥还是横了墙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2015-06-29 15:05:27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朋友化的平等交往更需要精神上的尊重

  然而,这种“朋友化”的师生关系也会带来一些困扰。

  有一次课间休息,曾强发现,班里一个请了病假的同学,竟在朋友圈里晒出正在海边旅行的照片。考虑到私自出游的安全问题,曾强给了这个同学旷课处理,并在微信里让他赶紧向学校报备出行信息。

  曾强没想到的是,这位旷课的学生竟然拉黑了自己,还在微博上吐槽“老师卧底微信跟踪学生”。

  不仅如此,曾强还发现,有的学生会一边给朋友圈里老师的分享点赞,另一边把老师分享文章时简短的观点表达截屏发到微博上议论,甚至把老师晒出的旅行照、美食照挂到贴吧里,说老师“炫耀”……

  于是,曾强意识到,“社交媒体都是浅层次的交流,缺乏精神上的沟通和信任,所以对这种朋友化的关系还是应该有所界定。”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的教师徐伟就给自己的微信一个明确定位:只限于浅层次的话题交流,比较有深度的学术讨论需要采用线下的方式。在他看来,较深入的学术问题在新媒体上的简化表达会造成误解和偏差。因此,他依然会保持每个学期组织四五次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会。

  紧跟新媒体潮流的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王红在博客、微博、微信上都有账号,她一直保持和学生在线上的互动,通过新媒体平台传道解惑。

  在王红眼里,线上的交流是一个很好的辅助手段,但也应该“公私分明”:不过多发私人相关的信息,不披露自己的隐私也不涉及他人的隐私。“作为一个师者、长者,发言要慎重一点,可以表达观点,但不能说不负责任的话。”她认为,文字形式的简短表达,容易被误解、放大。

  “其实,朋友圈里,我们不仅是朋友还是师生关系,难免会有角色冲突的时候。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可以有观点的争论,甚至还会碰撞出许多火花。但线上交流有时容易情绪化,随性随感的东西较多。”李晓菁很赞同师生之间建立平等交往的朋友关系,但她也认为,有时候这种融洽浮于表面,没有扎实的信任基础。

  “所以,我觉得面对面的、深入的交流沟通是不可缺少的。传统的交流方式会让师生之间产生更多精神层次的理解和信任,更能赢得学生的尊敬。”李晓菁说。

  师生关系不能靠点赞维持

  从开设博客“长亭短亭”到现在已有10年,王红博客上关于学业、工作、生活等问题的讨论非常受学生欢迎,她也陆续使用微博、人人网、微信等工具“紧随潮流”与学生保持零距离。

  然而,她最喜欢、最怀念的,是连电话都没有的时代。“那时候学生问问题,没有电话、手机,就在老师破烂的宿舍里,坐在床边或者随便拿张报纸坐在地上就聊开了。我觉得那是师生关系最融洽、最美好的状态。”王红说。

  随着博客、微博、微信的介入,工作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王红认为,新媒体虽然快捷、方便,师生交流从表面上看也非常活跃、比原来热烈,但慢悠悠的、较为深入的交流越来越少,或者说只能在小范围的学生中进行,“恐怕大家都是网上匆匆而过,急急忙忙打个招呼而已”。

  “其实我想说不合时宜的话,这种关系可以稍微降一点温。现在老师发表文章或观点,好像学生不去转发微博、朋友圈里点个赞就不够尊敬。我觉得还是稍微沉淀一下比较好,师生关系不是靠点赞来维持的。”王红说。

  “人际交往过频其实未必有利于关系建设,可能适得其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刘津认为,“老师对社交媒体的投入不可能是无限的。如今对一个人而言,比较困难的恰恰是保持自我,而不在社交中迷失。要留给自己自我更新的空间,才能给学生更有价值的东西。”

  此外,刘津提到,刚当老师时,她特别信任自己对于学生价值观和人格塑造的力量,所以在交流上投入大量时间。现在,越来越感觉老师不应对自己的影响力过度自恋,个人的眼界和智识受制于自己生长的时代和环境,随着这两种因素的变迁,个人的见识对后辈的指导价值也会减小,所以,在与学生的社交上,也更加节制了。现在更多是在学生主动求助时给出个人的看法,更倾向于鼓励学生去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作出自己的选择,顺应自己的意愿。

  “我想,‘逃离’朋友圈是希望渐渐回归到较为冷静、理性的师生关系,不要把时间碎片化并消耗在社交媒体的热闹之中,更多地通过面对面或者邮件等形式增加学术上的讨论和交流。作为老师,我们要自律,学生也要自控,‘朋友圈’让老师和学生成为了朋友,但融洽的师生关系不能总靠‘朋友圈’。”曾强说。(记者诸葛亚寒应访者要求,曾强、王丽、李晓菁为化名。)

关键词:朋友圈,师生关系,新媒体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