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延误莫让民众陷入“等待焦虑”
日前,中国民航局发展计划司司长王长益披露,正在编制中的民航“十三五”发展规划将包括系统破解航班延误、空管保障等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统筹运输航空与通用航空、传统业务与低成本等新兴业务发展,破解制约行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矛盾。(据6月26日《京华时报》) 趋向常态化的航班延误,让国内机场弥漫着浓烈的“等待焦虑”。“延误属正常,准点是幸运”,这并不只是旅客的主观感受,“2014年我国航班正点率为68.37%”,中国民航局发布的数据,客观地反映了航班延误问题的严重存在。而随着“等待焦虑”的积压、发酵,近些年来,各种“候机楼暴力”频繁上演,机场秩序维护和公共安全保障,面临着更大挑战和更多压力。 此般局面的出现,与民航发展正在遭遇的瓶颈密切相关。随着经济发展和旅客需求旺盛,民航客货运输量迅速增加,飞机数量也在增长,虽然各地为满足运输量持续增长而在新建和扩建机场,但目前相对滞后的空管体制、空域分配以及使用规则,却很难满足发展要求,航班延误,就是这种制约性的直接体现。它也许与地面交通拥堵困境的产生逻辑类似,但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破解道路拥堵关键在于基础设施的扩容,而航路的疏通则关键在于空管体制机制的变革。 因此,面对这种体制机制性矛盾,无论是从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考量,还是为旅客利益着想,都到了应该寻求破解之道的时候了。提出“系统”解决的方向,算是找对了路径,毕竟显性的航班延误,正是隐性的体制机制弊端所致。无法正视体制机制弊端并进行改革,意味着民航与民意间的纠缠将持续陷入胶着状态,机场里的“等待焦虑”,也难以缓解和释放。 而从编制规划的方向来看,更多地还是体现在对行业发展的谋划和布局。尽管舆论将目光聚焦于民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航班延误,但最终亮相的发展规划,会不会将航班延误的关键性问题作为重要的突破口、着力点,还需拭目以待。作为饱受民意诟病、久拖不决的民生问题,社会公众对于航班延误问题的解决,也陷入了“等待焦虑”。而在系统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否体现对航班延误的针对性,检验着规划的诚意,以及对民意和民生的态度。 规划愿景要实现,无可避免地要历经艰难的博弈。尤其是破解体制机制性难题,更是要有“啃硬骨头”的改革勇气和“壮士断腕”的决心。但在规划着陆过程中,民众却更愿意看到一些切实的行动和切身的改变:比如旅客知情权得到更好的尊重和保障,“流量控制”、“航空管制”这些解释应该被摒弃,清晰的解答和具体的表述才能消解延误旅客的怨愤;比如延误责任的界定规则和延误赔偿的标准应该明确,免得乘客及其权益陷入迷雾当中;比如说服务可以更周到一些,有利于缓解矛盾冲突,避免“机场暴力”的频繁出现……民众关心航班延误问题能从规划的技术层面得到破解,但更关心现实的境遇能否在改革启动后得到即时改变。 航班延误,让旅客陷入“等待焦虑”;而对航班延误问题久拖不决,则让公众对民航改革陷入“等待焦虑”。正在编制的中国民航“十三五”发展规划,有意解决这个民生难题,让人充满期待,尤其是时间表的明确,仿佛让人看到航班延误问题的解决不再遥遥无期。不过,从编制发展规划,到发展规划的正式出台,以及发展规划能否最终系统破解体制机制弊端,进而根本上解决航班延误问题,在迫切的现实环境下,依然考验着民众的耐心。(时言平) |
关键词:航班延误,等待焦虑,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