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时政经济

公职人员谨防陷入“饭局门”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 舒圣祥 谢庆富 2015-05-12 09:15:3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公职人员是饭局“禁令”最大受益者

  公职人员参加饭局有如此多的“红线”,着实让一些人心里觉得别扭。尽管这些“红线”划分得很细,但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可能“模糊化”,让人难辨到底有没有踩了“红线”。因此,很多人为了防止误踩“红线”,干脆拒绝一切饭局,让正常的人情往来蒙上一层阴影,甚至使得正常的生活、工作受到干扰。不过,综合来看,饭局“禁令”利大于弊,值得称赞。

  禁止公职人员参加20类饭局,表面是约束,实质是保护。设置饭局“禁令”,本意是防止某些公职人员因参加饭局“沦陷”,避免产生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对这样的“禁止令”,有人鼓掌叫好(主要是普通群众),认为公职人员大吃大喝败坏社会风气,在提倡节约反对浪费的大环境下起到坏榜样作用;有人持有异议(主要是公职人员),认为这样的规定有公权干预私权的嫌疑,和什么人吃饭、一顿饭吃多少钱是公民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硬性规定。

  应不应该下饭局“禁令”,对这个问题,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必须强调的是,中国人讲究人情往来,而公职人员由于手中掌握着权力,在表面平静、正常的人情往来下面,很容易产生钱权交易的腐败行为,滋生经济犯罪的土壤。

  应该看到,给公职人员参加饭局下“禁令”,是彰显党和政府反浪费、反腐败决心的一种形式,旨在为某些潜在违法违规行为敲响警钟,具有积极意义。不可否认,饭局“禁令”会让公职人员少了口福,但正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少了口福的公职人员因为身正,敢于秉公办事,可以清白做人——而这,正是为人做事的精髓和真谛。

  说到底,公职人员是饭局“禁令”最大受益者。同时受益的,还有整个社会风气和环境。(谢庆富)

关键词:官员,饭局,约束,禁令

责任编辑:冯晓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