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教育科技

“孩子们的歌”是对保护式教育的追问

来源: 光明网 作者: 堂吉伟德 2015-04-16 11:09:24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近年来,我国每年能创作出1000多首儿童歌曲。然而,在各地许多小学、幼儿园“00后”“10后”孩子的生活中,儿歌的“阵地”却越变越小,被各种爱情题材的流行歌曲挤占,孩子们最熟悉和偏爱的歌曲,竟然是《老鼠爱大米》、《最炫民族风》、《爱情买卖》、《小苹果》等,此中原因何在,颇令人思索。(4月15日《人民日报》)

  尽管每年能创作出1000多首儿童歌曲,然而最终能够流行的却凤毛麟角,被广泛传唱的要么是《歌声与微笑》《让我们荡起双桨》等经验老歌,数十年之后依然还可以占据榜单;要么是过于庸俗化的歌曲,格调不高内容低俗,也难以获得孩子们真正喜欢,流行一段时间之后也就归于沉寂。事实胜于雄辩,接受困难造成的低传播和低热度,就足以说明一切。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对儿童接受心理、接受习惯的关注明显不足,成人视觉太多造成的错位;二是功利化的创作模式下,少了最基础的一线沉淀和积累,没有真正深入到孩子的世界,更没有落脚于其内心的需求,停留在“想当然”的创作无以接地气,创作的作品质量自然就难以令人满意。

  然而从现实来看,这样的问题并非只是仅仅停留在此,而是一种全方位的呈现。比如儿童读物之中,不乏“黑暗童话”式的颠倒。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原本应该变成美丽天鹅的丑小鸭却成为烤鸭大餐,雷同的黑暗系童话故事更是举不胜举,不少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等经典童话也被“黑暗”化。在教育上,不但我们的言传出了问题,在责任上也出了偏差。社会不良风气,比如恶俗、低俗、庸俗文化的盛行,如同一个大染缸,孩子无一幸免。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更多的侧重于其对安全防范和人身安全上,然而对其精神世界的保护却“着墨不多”。正是这种认知上的短板以及意识上的缺失,才使得儿童读物“黑色横行”,歌曲“精品匮乏”。我们若不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精神世界,那无疑是对未来的犯罪。

  不能不说,无论是现行的教育方式,还是管理导向,对于未成年人都缺乏根本性保护。除了身体上的伤害外,更在于缺乏对心灵的关心与呵护,孩子被“成人化”而失去了自由成长的空间。很多伤害是在“保护”的名义下实施的,除了被规划的人生,还有被限制的人性。现在,连最基本的精神食粮和需要,也因为在金钱的裹挟与责任的失落之下,而变得荡然无存。从动画片的暴力化到读物的黑暗化,从精品儿歌的缺位到心理关怀的缺失,未成年人的成长太需要对现状的忧思,层次的检视和前景的思考。

  离开了保护原则的教育,实为方向的走偏,并成为最大的教育伤害。在应试教育模式之下,孩子的创新力不够,想像力受限,成为“只知道考试的机器”,不得不说已成最大的权利伤害,也是未成年人保护的最大失败。儿歌的“阵地”越变越小,只是这种现状的一个缩影,也是对如何实现对未成年人保护的追问。唯有出于对未成年人真正的保护,出于对权利和未来的真正敬畏,才能有基于底线的坚守,出于道义与良知的践行,创作出优秀的儿歌才不会成为奢谈。(堂吉伟德)

关键词:儿歌,教育,保护,认知

责任编辑:冯晓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