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文体娱乐

抗日剧正该“宁缺毋滥”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 潮白 2015-04-13 09:21:19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近再一次出手整治“抗日神剧”,明确“要把好内容导向关,宁缺毋滥,对过度娱乐化的剧不得发证”。所以说“再”,因为印象中前几年整治过一次,不知从何时起又死灰复燃。这回这个“宁缺毋滥”,应该说掐中了“抗日神剧”的命门。

  从1937年7月7日日寇向我国北平(今北京)西南卢沟桥驻防的军队进攻起,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止,中国人民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进行了英勇的民族解放战争,也就是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的八年抗战。抗日剧所要表现的,无疑该是这场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怎样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怎样极其黑暗的一页。我们的不少抗日剧也的确做到了这一点,然而还有一些,却不幸沦为“抗日神剧”。在抗日剧中间嵌进了这个“神”字,意味着该剧的味道乃至性质已然发生变异,意味着不靠谱,就是俗话说的“不着四六”,成为“神台上的猫屎——神憎鬼厌”。可叹的是,这样的“神剧”并不是个别、极少数,以至于浙江的横店影视城被“开辟”成了“抗日根据地”,打死的鬼子数量,排列起来居然可以和地球的周长进行比较了!什么样的抗日剧可冠以“抗日神剧”,想来已无需赘言,归根结底在于情节上的一个“滥”字。而“滥”的前提,是一些不具备丝毫历史知识的影视从业者,想当然地、无中生有地、信马由缰地演绎当年的艰苦卓绝。这种只是单纯寻求感官刺激的作品,貌似歌颂国人在抗战中的英勇,实际上是儿戏化了战争,亵渎了抗战的神圣性。

  八年抗战,经历了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再到战略反攻三个阶段,表现为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无论哪个阶段,无论哪个战场,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战争进行得都“异常惨烈”。那么,无论是从宏大视角还是从微观层面,即便以真实为蓝本,也有挖掘不尽的题材,我们的影视从业者完全应该潜心其中,汲取营养,而不是一味地闭门造车,导致严肃题材的娱乐化。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所拍的二战影视目不暇接,其中许多在片头正标注着“Based on a true story”(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比如2002年法国、德国、波兰合拍的《钢琴师》,讲述一个钢琴家在二战期间如何艰难生存,就是根据波兰犹太作曲家和钢琴家维拉德斯娄·斯普尔曼的自传改编。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演绎,某种程度上更能拨动观众的心弦。诚然,国外也有雷人影视比如像《加里森敢死队》那样的“抗德神剧”,但是毕竟产生了不少公认的经典。我们的影视从业者当然不必照搬照抄,但是应当在立足我们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借鉴,并消化吸收。什么是我们的文化传统?在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方面,我以为屈原《九歌·国殇》里的句子可资参考:“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我甚至认为,这几句未尝不可以作为抗日剧所要体现神韵的一个重要标尺,成为抗日剧所应具备的灵魂。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自然会有新的抗日剧在筹备之中。“宁缺毋滥”,等于把丑话说在前头,把过度娱乐化的货色杜绝于门槛之外。不难想见,只有真正奏响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观众才能真正地感受历史,从历史中激发出继续奋进的力量。(潮白)

关键词:抗日剧,神剧,民族,历史

责任编辑:冯晓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