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人抗日剧为何收视率较高
日前上映的各种雷人抗日剧引网友热议,剧情包含“手撕鬼子、手雷炸飞机”等编造内容。央视评论雷人抗日剧不尊重历史,是愚民主义,影响恶劣。但这种滑稽剧的收视率却比较高,抗战题材的利润往往是200%。(4月10日央视) 专家对这种市场需求说得很笼统,只强调制作方“迎合观众的趣味”。观众究竟有什么“趣味”?在我看来,有下面两点: 其一,轻松娱乐的心理。观众并非不了解抗战史的艰苦,并非对这一段民族灾难史视而不见。恰恰是因为这段历史太过沉重,当他们看到真实的一面的时候,反而会从心里产生一种耻辱感、愤懑感,这样的感受自然令人很不舒服。这也是《南京!南京!》等真实反映抗战历史的电影票房惨淡的原因之一。相反,像那种充斥着雷人情节的抗日剧,却能给人们带来轻松愉悦之感。人们明明知道假得离谱,也会趋之若鹜。 这种心理其实是我们的共性心理,这也是大团圆结局特别招人待见的心理源头,即使是不得已的悲剧,也一定给附加上能够给人以安慰的情节。所以,梁祝在双双殉情之后就化为了双飞的蝴蝶,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坟头上则生出了“相交通”的梧桐树和双飞鸟,不像西方的爱情悲剧,罗密欧和朱丽叶死后什么动静也没有。 其二,对现实的无奈和逃避心理。许多人对现实中的日本都有着非常复杂的心理,尤其是近些年,国土争端、外交和经济贸易上的争端,总令国人既愤愤不平又无奈,只好转而从抗日剧中去寻求安慰。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看着鬼子在英雄们的枪下一个个倒下感到很解气。” 当然,观众的这种观剧心理不能成为抗日剧粗制滥造的理由,制作方完全可以通过创作艺术水准高、格调严肃的抗日剧来引导观众的观剧心理,进而提振民族精神,《亮剑》、《我的团长我的团》等剧的成功就是如此。遗憾的是,面对观众的这种心理需求,制作方们往往心浮气躁,不愿意精心打磨,各种雷人抗日剧就这样批量生产出来了。(李先梓) |
关键词:收视率,罗密欧,朱丽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