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破谣言:“智”“制”一个都不能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春系列报道《央广求证粉碎谣言》,系列节目连续几天回顾了去年流传在各个领域的种种谣言,包括舌尖上的谣言、医疗谎言、热点新闻谣言、公共政策谣言等等,这些乱象丛生的谣言,被《央广求证》一一击破。(2月23日中国广播网) 随着互联网业的高速发展,各种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层出不穷,但混杂其中的虚假热点信息,既误导了网友,也降低了网络的公信力,污染了网络环境,给网友、互联网企业和社会造成严重伤害。比如:网传“广西婴儿医院保温箱内被烤死亡”,消息一出,震惊全国,公众哗然,瞬间便把宾阳县人民医院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给原本紧张的医患关系“伤口”又撒一把盐。 常言道,谣言止于智者。面对各种精心包装的谣言,需要人们擦亮双眼,对一些信息的判断多一些思考和辨别,将其识破揭穿,使之无立足之地。勿让谣言大行其道,更离不开法规制度的坚强保障。聪明智慧能够帮助人们辨认谣言不上当,法规制度则可以从源头上遏制谣言的产生,彻底击破谣言,“智慧”“制度”一个都不能少。 像“蜂王浆激素会致癌”、“保健大米富含矿物质”、“彩超筛查前列腺癌”、“网传985和211工程将取消”等谣言,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老百姓如此笃信并加以传播,是由于这些信息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特别关注。比如,朋友圈里的链接转发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只要这条信息一旦贴上“独家新闻”、“养生保健”和“老中医”等标签,转发的人就非常多。 有专家在分析这一现象指出:谣言是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变形、扭曲,这在信息传播中是一种常见现象。谣言之所以发生确实存在一些社会原因和背景,它和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环境、卫生、食品安全密切相关。这反映了人们的社会信任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专门对信息的研究发现,信息传播中有的时候会磨平,有的时候会被锐化,把某一点特别突出。 还有一些专家就识别形形色色的谣言支招说:第一,一定要找到你听到的说法的出处。第二,验证这个人的资质怎么样,即便是资质不错的人,也要考虑他说的话跟他的学科是否一致,隔行如隔山。第三,要考虑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能不能让你信服。这一招法对辨认“红牛饮料被指含有精神药物”、“吗丁啉在欧洲被限制使用”、“PX剧毒”等一些常识性的谣言,可能是适用的。 但是,毕竟谣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让普通老百姓在海量的信息中辨认真伪是很困难的。而一些通常的识别方法,对于类似“河南南召200万斤黄梨滞销”消息真假的确认,未必就能很奏效。因为这种农产品滞销的虚假网帖,就是利用网友的善良爱心,来抬高农产品价格的,主观欺骗性较强,不是轻易就能识别得了。尤其是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媒体,人人都可以发布相关消息。遏制这种利用网友的爱心,去搞恶意传播的行为,急需对自媒体立法,依法从严监管,才是有效防范谣言传播的必由之路。 更何况,在信息传播中,有一些纯属是造谣滋事别有用心的。比如为了发泄对社会的不满,甚至是为了单位和个人牟利而无中生有,故意造谣,挑拨离间,人身攻击,煽动仇恨,引发社会骚乱,对于这些违规违法行为,必须依法从严管治,坚决严厉打击,决不能心慈手软,尤其是综合运用行政的、舆论的、道德的、司法的等多方面的举措齐头并进,才能够让谣言没有生存市场。 在信息透明的社会,谣言并不可怕,真正可怕是信息不公开以及专家集体无语和舆论一片沉寂。谣言一直就是真相的伴侣,无数事实已经越来越让老百姓确信,许多谣言就是“遥遥领先的预言”。因此,只要不涉及保密范畴的事情,就应当切实履行信息公开责任,满足公众想第一时间知道的渴望。这样,既可以推动社会逐步增强谣言免疫力,又能不断提升政府的公信力,何乐而不为呢? |
关键词:谣言,击破,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