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之痛须以就近走读纾缓
1月14日,杜爽所在的教育公益组织歌路营发布《中国农村住校生调查报告》称:将近一半的小学有低年级的住校生;寄宿生平均身高比同龄孩子矮了6~10厘米;六成以上的孩子觉得自己很孤单……比起住在家里的孩子,住校生在多个调查中显示出在社交、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存在更多问题;另外,他们的平均成绩也比走读生更差。(1月28日《中国青年报》) 这个由教育公益组织发布的调查报告,或许不够尽善尽美,却是一个醒目的警示:化解并预防农村住校生中带有一定普遍性的身心问题,必须对农村学校特别是小学“撤点并校”状况进行梳理和纠偏;与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抚育大量寄宿学生,就不要强迫孩子们在不合格的寄宿环境下承受煎熬,就应该保障、恢复当地农村孩子就近上学的权力。 2012年教育部公布《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主张,严格规范学校撤并行为,多数家长反对的,将不得撤并,同时,对已经撤并的学校或教学点,确有必要的应当恢复。这个纠偏性的政策应该得到坚定的落实。 无论从理论设计还是实践现状来看,“撤点并校”改革自有其合理性,随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逐年增加、农村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农村中小学生源数量下降,而有些乡村教师也存在素质不过硬的问题。针对以上现实情况,从2001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布局调整和撤并,对有些地方来说,确实起到了促进办学条件改善、教师队伍优化和办学质量提高的作用。而这样一项初衷良好的改革措施,为何在局部区域出现盲目行为?根子在于,没有切实做到因地制宜、以人为本,而这两项原则正是教育实现“科学布局”的核心所在。正因为如此,所以不该撤销的乡村学校也撤销了,不该让孩子们承受的就学苦恼也出现了。 撤并农村学校也好,恢复农村学校也罢,所谓“撤并”或“恢复”都是手段而已,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促使农村义务教育的学校布局更加科学化。因此,对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而言,选择撤并还是恢复,必须因地制宜地考虑实际办学情况,必须以人为本地考虑学生和家长们的实际需求,这才是调整学校布局的本意所在。相关部门有些工作人员,总喜欢一窝蜂、一边倒地走极端,只顾完成任务的数量,不顾完成任务的质量,这种“懒政”倾向曾经妨害了撤并学校的成效,也要谨防他们在恢复学校的过程中卷土重来。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演变,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进行调整,是一个必要的教育改革过程,撤校或者“复校”、走读或者寄宿,在特定情形下自有其合理性。而确保这种动态的调整过程科学、合理,关键在于如何更好地满足农村孩子受教育的实际需要,这就要求教育部门在决策过程中,多听农民的意见、尊重农民的诉求,多听农村孩子们的心声,要把对农村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保障,当作工作取舍的第一标准,这也是乡村教育事业不断走向完善的原动力。(许晓明) |
关键词:农村,住校生,义务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