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更要重“里子”
从11月28日召开的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提升改造项目设计方案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按照全省统一安排,明年将重点对全省名镇名村面貌进行改造提升。目前各地正在抓紧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面貌提升改造项目设计方案,将于2015年2月底前完成。(12月1日《河北日报》) 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是省委、省政府着眼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完成小康社会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对此,省、市、县高度重视,迅速启动并强力推进了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农村面貌提升固然是一件好事,我们在注重“面子”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农村的“里子”,也就是对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而对于我省各名镇名村的具体情况要因地制宜,制定针对性的提升改造实施方案,挖掘名镇名村的文化底蕴,提炼历史记忆符号。在方案设计的细节上要求,建筑改造要修旧如旧,保持建筑的原真性、地域性和传统特色。以尊重自然的态度整治环境,保护当地原有空间形态,留住“乡愁”,同时还要延续“乡情乡音”,提升居民的生活条件,才能把“人”留住。在重要节点风貌的提升上突出文化元素,营造独特的历史文化意境,这样才能把“里子”做的更好。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农民生活的舒适度。改造提升,要坚持以人为本,坚决克服重面子、轻里子的现象。农村与城市比,最大的差别就是住着不舒适。上厕所不方便,洗澡不方便,取暖不方便,上学、就医都不方便。解决这些问题,过去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和经济的发展,我们已经具备了条件。双瓮式厕所、新型炉具、新型建材应运而生。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就要把这些新技术、新产品用上去。省住建厅、发改委和有关农村工作部门,要优中选优,选择最适用、最有效、最经济的产品,供农户选择。总体看,各项技术产品都还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但重中之重是推广。今后几年,要在农村全面用起来。但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我们不仅要建设“美丽乡村”,更要建设“文化乡村”。我们不仅要把乡村的“面子”工作做好,更重要的要把乡村的“里子”工作做实做好。(李小飞) |
关键词:河北,农村面貌,改造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