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经营,政府与市场才能分得清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达沃斯出席与世界经济论坛国际工商理事会代表对话会,与各国工商企业家深入交流。李克强表示,2015年,中国将继续推动重点领域改革,首要任务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我们将进行程度更深、领域更广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更多激发市场活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有学者评论,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李克强经济学”的基调,那就是,让中国经济重回市场的轨道。把更多的精力倾注于改革本身——重新界定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进政府自身改革,为市场打开空间,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激发根植于民间的创业创新活力,是新一轮政府改革的基调。政府与市场,关系万千重,理论与实践也千差万别,难以定于一制。总体而论,政府与市场边界可以用二个“什么”来厘定,政府“不能做什么”、“必须做什么”。 第一,“不能做什么”,由于政府的天然职责与市场经济活动的特殊性,政府不能过多干预、介入微观经济活动;第二,“必须做什么”,包括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合法产权、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维护国家利益等等。以这两个维度审视,许多地方“不能做的”做了,而且还干得不亦乐乎,譬如亲自“下河捞鱼”,直接介入微观经济活动中,与民争利。“必须做的”又往往没有做好,无论是保护产权、建立和维护公平竞争环境,还是提供各种公共服务、缩小收入和发展差距、保护生态环境等,都有改进空间。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就是不做“不能做的”,并把“必须做的”做实、做好。 把“必须做的”做好不容易,“不能做的”不做也很难。一是制度习惯,我国有着计划经济传统积淀,主导社会经济发展是政府的传统职能之一;二是财政压力,仅以一些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这一参数,足以窥见政府退出微观经济活动的难度。据审计部门公布的数字,2012年底,浙江省、市、县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中,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为偿债来源的债务余额占总债务的66.27%。如果大部分债务要靠卖地来还,在没有找到可行的替代方案之前,地方政府怎么有可能从中退出?三是干部考核,现在的干部考核,强调不简单以GDP论英雄,但也不是不要GDP,不是不要经济增长,合理的经济增长率还是重要指标之一,官员能不重视? 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政府一方面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敢于从传统国有经济的困境里退出、从近年权力经济的风险里退出、从与民争利的市场领域里退出、从成功的投资项目中退出,将市场的还给市场。至于社会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市场组织的活力与创造力。另一方面,着力政府自身改革,以更加积极有为的态度,推进简政放权,放宽市场准入,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维护知识产权,营造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从法律上、制度上创立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制度环境,让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
关键词:重点领域改革,政府,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