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时政经济

保障房不要敷衍了事

来源: 长江日报 作者: 吴江 2015-01-22 10:29:47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全国最大保障房区、青岛白沙湾片区保障房因位置偏僻申请遇冷,成一座空城。其从2012年底公开销售至今,仅收到不足200份申请。此外陕西、河南等多地保障房空置现象也大量存在。业界认为,很多保障房只是为行政命令所逼,选在边远地块的保障房只是被用来交差。(1月21日《京华时报》)

  随着各地新闻报道显示,这些针对中低收入群体的房屋建设,在速度加快,价格偏低的同时,也存在选址规划偏僻,远离城区,生活交通配套无法跟进保障的现象,更有一些保障房区存在偷工减料,房屋建设质量堪忧。

  既然是保障房,就是政府投入财政来保障城市低收入群体正常融入城市生活,只不过,当针对这一群体的保障性住房被选址在偏远、交通不便,配套更不完善的地区时,无疑会极大地增加他们的日常生活成本。从而遭遇中低收入人群弃购也属情理之中。

  相比国内的保障房更多被集中于偏远郊区,海外的保障房规划,则是另一番情形。在城市中心地段开发的同时,政府也会分配一定比例土地建设保障房区,力保低收入群能健康融入。假如保障房意味着将中低收入阶层驱逐到城市边缘,不仅背离了保障初衷,也不可避免地形成社区的割裂与分化,由此而带来的城市隐忧,倒是更令人担心。

  另一方面,保障房审批手续是否真的便民也值得思索,如若认为设置高门槛,繁琐程序,具有保障房申请资格的人最终被生硬的条件一一排除在外,也可视为早就空城的另一个原因。

  基于此,保障房遇冷成“空城”,当然绝非政策制定者的初衷,保障房的建设是为了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需求,也应毋庸置疑。寻找形成“空城”的原因,并积极改造才能治标治本。(吴江)

关键词:青岛,保障房,遇冷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