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治吏才是新常态

来源: 长城网 作者: 闫华 2014-12-17 13:23:27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时下,既有一些干部时常抱怨说,组织管得太严了,为官不易,甚至是“官不聊生”,也有不少落马干部总是开脱说,如果组织管得严点,也不会滑入腐败深渊。不同处境、不同命运,对从严管理干部也产生了截然相反的态度。

  其实,无论是抱怨“管得严”,还是后悔“管得松”,都反映出当前一些地方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抱怨“管得严”者,不过是以前太过“自由”了,稍加管束便觉得不适应、不自在。而叹息“管得松”者,固然有推脱责任的成分,但缺少严格管理又岂能脱了干系。

  “饭不能随便吃了、车不能随便用了、钱不能随便花了、利不能随便占了……”,手中的权力有了“紧箍咒”、涂了“防腐剂”,一些人便叫苦连天,觉得管得“太细致”了,严得“太过头”了。客观地说,这些不过是对干部最基本的要求,根本不存在“严过头”倾向,而是严得还不够、严得还不细,严得还需要更长久。“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而不是管一阵放一阵、严一阵松一阵,就没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从习总书记的话语中不难看出,“宽松”已是过去时,从严才是新常态。

  诸葛亮治蜀时,颇尚严峻,人多怨叹。有人劝他学习汉高祖约法三章,“缓刑弛禁以慰其望”。他却认为,秦以无道,政苛民怨,高祖因之,可以弘济。而如今“德政不举,威刑不肃”,所以,应当“威之以法,限之以爵”。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和他的一个亲属谈话时说:“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知古可以鉴今。当前,解决干部管理上“宽”和“软”现象,必当“以严治之”。

  治党必先治吏,治吏务必从严,容不得半点马虎,来不得半点虚假。从严治吏之“严”体现在何处,其一是严厉惩处,其二是严格制度。如果没有严厉惩处,板子总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那就是虚张声势、应付糊弄。

  从严惩处目的,在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建国初,我们党严惩了刘青山、张子善两个人,何止挽救了二十个、二百个、二千个干部?而如今,中央接连查处贪污腐败分子,“打老虎拍苍蝇”已成常态,才有了“不敢伸手”的警醒。对违法违纪党员干部不姑息、不手软、不包庇,发现一个查处一个、查处一个揪出一串,从快查实、从重惩处,才能形成震慑、警示后来。

  治标靠惩处,治本靠制度。制度才能管灵魂、管根本、管长远。明太祖朱元璋推行严厉法禁,整饬朝纲、惩治奸顽。然而严刑酷法,并没有换来长久的清正廉洁。究其根本,还是缺少制度保证。从严惩处纵然能换来一时的清明,却难以避免曲终人散的结果。从严治吏最终还要依靠制度发力。建立完善的管人、管事、管权的制度体系,凭制度用权、按制度办法,一切都在制度框架内运行,让“正规则”畅通无阻、使“潜规则”不再灵光,从严治吏才能有长久的制度保障。(闫华)

关键词:干部,腐败,从严惩处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