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监控手表惊现课堂 教师上课该不该被“监控”
不久前,上海市浦东新区某小学的一名班主任尤老师在微信朋友圈发现,学生小羽的妈妈发了条消息,称当天上课时尤老师强调了一些注意事项。“我觉得有些不对劲,因为当时还没放学,小羽还在教室里面坐着。小羽妈妈怎么会这么快就知道这些话了呢?”尤老师很快就发现了玄机:小羽当天戴了一块有远程监控功能的手表,上课时课堂里的声音可以被实时传输到家长的手机上。 “当时我就感到很生气,觉得自己被监听、监控了!”尤老师很委屈,她认为这是家长对教师的不信任、不尊重。更让她难以接受的是,在得知小羽妈妈的做法之后,不少学生家长的反应竟然都是“手表在哪儿买的?我也要给孩子备一块”。 该校排查后发现,不少学生都在家长的要求之下把这一“武器”带进了课堂。有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类似现象在该市中小学并不鲜见。 质疑:“监控”岂能越界 为什么要给孩子戴“监控手表”,有的家长说是为了知道孩子在上课时是否积极发言;有的说是怕孩子被“坏孩子”欺负了,监听录音可以当做证据;还有的说是便于自己晚上给孩子辅导功课。面对这些说法,许多网友特别是在教育行业工作的网友,表示了强烈的质疑。 新浪网友“@成蹊”说:“我就是一名小学教师,我非常理解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但监控手表涉及我的职业尊严,无论如何接受不了。” 有法律工作者也表示,虽然学校课堂属于公共场合,但这里同样也有隐私权,家长没有权力监听或监控教师。而且,“监控手表”不仅录下了教师的话,也会录下其他学生的声音,所以,还涉嫌侵犯其他未成年人的隐私。 在腾讯网网友堂吉伟德看来,监控范围超出私域之后,就会对他人隐私形成侵犯,面临着道德与法律的双重风险。他认为,通常情况下,很多家长都会以“保护孩子”为名,为私配监控器辩解。且不说这会侵犯老师和其他学生的权利,就是自己的孩子也有自由权和隐私权,其私密空间也应受到保护。若用科技手段对孩子进行24小时的监控,注定其将没有隐私可言。总之,要想权利得到保护,首先自己就要恪守权利边界,否则就会形成互相伤害的局面。 |
关键词:教师,上课,监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