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民考官” 倒逼行政效能提升
针对当前监督主体倒置、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职能流于形式等问题,北京市民政局负责人昨天表示,未来考虑邀请居民和社区单位为政府职能部门考评打分,作为干部晋升的重要依据。 领导干部的考核历来都是在组织内部进行,北京将居民和社区单位的考评打分作为干部晋升的重要依据,由单纯的“官考官”到引入“民考官”选项,可以说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进步之举。 居民打分有助于提高干部考核的真实性。干部作风好不好,工作做得实不实,群众最有发言权。尤其是直接面对居民的政府职能部门,公众的感受最为真切。可是,内部考核往往只以总结材料和工作结果来论英雄,往往容易造成考核信息的失真。大量事实表明,有问题的干部中不少都善于伪装,具有多副面孔。面对上级,他们热情洋溢,工作勤奋,业绩不凡,可是,面对群众,却是高高在上,冷若冰霜,漠不关心,有的甚至会欺上蒙下,瞒天过海,违法乱纪。单维度的考评,很容易带病提拔。已被查处的许多官员,如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刘铁男,均存在“带病提拔”问题。而加入居民打分的多维度考核,则可以减少干部带病提拔的风险。 群众参与能够增加干部考核的科学性。执政为民就要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这是最基本的政治常识,而对官员的评判权不交给老百姓,执政为民难免会沦为一句空话。“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建议和呼声,也是提高领导水平和能力的根本途径。更重要的是,干部晋升居民打分将政府部门人员的切身利益与所辖区内居民利益挂钩,方能激发其责任心,改变以GDP论成败的官员政绩观,培养服务型政府的理念。 居民打分还有助于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在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政府更多是为居民提供服务,因此,对官员的考核也应该体现在服务水平上。居民参与评价,可以更好地了解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对政府部门哪些满意?哪些不满意?可以借此发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与民众需求之间的现实差距,为政府改进公共服务提供依据、指明方向,促使政府职能部门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公共服务的水平提高了,政府与公众间的互信也增强了。 由此可知,将民意纳入干部的晋升考核,于国于民都是件大好事,但是,如何将居民指数科学纳入制度化的干部考核模式中,将好事办好,笔者认为,至少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应细化居民与社区单位考评的规则,明确居民与社区单位打分所占的比例。加大民意在干部考核中的权重,尤其对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卫、城管、教育等民生服务部门,要让民意真正对干部的晋升起到决定性作用,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力。这样,方能形成倒逼机制。 二是选择居民作为评估主体必须做到多元化。并不是所有社区居民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因此,在具体选择评估对象的时候,应该考虑其代表性,否则就可能使评估结果失真。各种听证会代表不具代表性,此前已有多起先例,值得引以为鉴。 三是为了保证评估的客观与公正,不妨引入第三方机构。即使加入了民意指标,但如果评估过程不公开,政府部门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相关部门在负责资料收集、处理、分析等过程中,往往存在“暗箱操作”的可能。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能够保证考评过程与结果的公正透明,确保民意监督的效果。 |
关键词:干部晋升,考评,居民打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