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时政经济

破“高速收费”困局,需向市场借力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曹鹏程 2014-10-27 09:34:36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近期,有条新闻引起不小争议。到明年底,山东省将有15条政府还贷高速公路达到通行费收费期限,面对“到期免费”的期待,相关部门给出的回应,却透露出可能要全部或者部分延长收费期的意向。

  此言一出,引起诸多质疑。说起来,地方政府确有苦衷。山东是全国有名的高速大省,当地交通运输厅干部讲了三个难处:旧贷尚未还完,为了完善路网要修新路,还要借新贷;大量政府债务化解不利;容易割裂高速公路网络的完整性。而收费标准低、多年未调整,修路养路费用飞涨,绿色通行、节假日免费等因素也被提及。

  理由是实实在在的,公路也是重要公益事业,如果政府财政真的无法负担,延长收费并非不可理解。不过,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行政原则,需行政主体拿出清晰详细的收支目录,通过公开透明的程序,提请相关部门同意,求得社会公众支持。做之前还必须充分讨论,必要时需要修改相关法律。老百姓都知道,打官司无论输赢,总有成本。法治打底,最直接的好处就在于,能让行政主体更认真地对比决策成本,慎重决断。

  实际上,对于很多地方来说,更重要的是做好高速停止收费之后的市场命题。从2012年初开始,国内首条高速公路——上海沪嘉高速停止收费,随后节假日高速免费等惠民政策推出,紧接着是完善相关法规、部委联手清理高速乱收费,人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高速免费这一愿景的实现。但免费试水之后,也有不少问题出现。正像有一种担心,认为不收费,新路没人建,旧路没人养,还怎么跑?免费之后,路更堵了,服务更差了,不是更烦?

  要直面现状,还是得回到一个老的争论: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是因改革而起,还是因为改革不足导致?举个简单例子,我国大部分高速路,服务站相隔60到80公里,服务能力常常跟不上需求。如果把服务站有序发展起来,缓解拥堵不说,选择多了就有了竞争,服务站各出高招,相关服务业就会热起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些收入,规模上不亚于通行费,重要的是会按比例补给修路养路,对通行免费支持不小。

  政府不是职业经理人,微观经济层面中打开新赢利面、整合市场的好点子很难想到。如果不引入市场思维和良性竞争,不让企业去想办法、找出路,就只能纠结于收费的难与易、利与弊。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当一只手不太够用的时候,该想想另一只手怎么用。经济学中曾有一个“福利经济学”的分支,其理论认为免费的公益事业,只有政府才能办好。而已故经济学家科斯却专门对此做过研究,发现交给市场做,也可以不损害公众利益,甚至还能赚钱。在有的地方,城市公厕成本曾是政府眼中的难题,就有公司自告奋勇免费修建,免费给市民使用,利用在厕所里做广告,转移了成本而且还有盈余。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没错。但别忘了,这个时代还有句名言——“羊毛出在猪身上”,与其死盯着政府财政和百姓荷包使劲薅,为什么不打开思路,问计于广阔的市场和充满活力的社会呢?(曹鹏程)

关键词:高速公路,收费,期限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